
胎儿肺囊腺瘤是什么?是肿瘤吗?
孕期中,准妈妈们会经常做B超,其中孕中期的B超检查可以筛查出孩子是否健康,是否存在畸形。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很健康,但是一部分宝宝偏偏就有可能在这次B超检查中观察到肺部异常回声,然后医生会告诉准妈妈,宝宝很可能患有肺囊腺瘤。
这种听起来像肿瘤的疾病,就是我们今天要说到的重点。
肺囊腺瘤又叫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PAM),是一种罕见的胚胎时期肺黏液腺过度增殖引起的肺发育畸形。
这是一种良性,非肿瘤性的异常肺组织,常局腺于一个肺叶内,是终末支气管异常增生形成的若干囊性组织,缺少正常肺功能。
临床表现
? 有症状:分为产前、产后
? 产前:胎儿胸腔积液 、肺发育不良、胎儿水肿、早产和母亲先兆子痫,甚至胎儿死亡。
? 产后:
(1)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发热和反复肺部感染
(2)压迫症状,纵隔偏移
(3)自发性气胸
? 无症状:仅影像学水平发现病灶,在产前及产后均无相关症状表现。
产前诊断
1.超声:
? 由于检查方便、可重复,没有射线的危害,超声成为产前诊断CPAM 的首选方法。
? 18-20孕周时就能发现,22-24 周时敏感度达 93%。强调动态监测。
? 具体表现为无体循环供血的肺部实或囊性肿块,其中Ⅰ型或Ⅱ 型CPAM 多为囊性或无回声的肺部包块,Ⅲ 型则表现为巨大的高回声团块。
? 高质量的产前超声检查能够满足大部分先天性肺畸形需要

2.磁共振成像:
? 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更好地观察胸部结构及病变形态,评估胎儿肺容量,明确病灶的边界及毗邻关系。
? 对于较大病变,MRI 在显示肺分叶时较超声更为清晰。
? 目前用于有胎儿水肿,或病灶体积大,CVR值较大,有较高胎儿水肿风险病例。
产后诊断
1.胸X 线片:部分文献认为,胸X 线片是生后首选的诊断手段,表现为胸内局灶性的肺充气过度或白浊化的肿块影,病变巨大可有过度通气、纵隔移位、气胸等表现,敏感性约为60%。

2.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诊断CPAM有很大的临床价值,但考虑到射线对儿童的影响,需严格控制使用。只对有症状或须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才会采用。

治疗
? 产前:
1.糖皮质激素治疗:产前糖皮质激素已成为高危先天性肺气道畸形和(或)胎儿水肿的一线用药治疗。
并发症症: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
2.胸腔—羊膜腔引流(TAS):对于小囊泡,可以先考虑胸腔穿刺,如果穿刺后液体量又增多,必须做TAS,能有效的缓解症状。
3.开放式胎儿手术:胎龄30 周内表现为明显实性病灶和水肿者,对激素治疗没有反应者。
4.注射硬化剂:超声引导下,5%乙醇胺油酸酯(EO)。
? 产后:
1.有症状处理:胸部CT确诊后限期或急诊行手术治疗。
2.无症状患儿:随访观察 或者 早期手术
观察的风险
? 1.感染:12%~52%产后无症状者出现症状。
日本的研究:33.6%患者产后1年内出现症状 , 22.1%产后1年到2年间出现症,26.7%产后2~3年间出现症状。即82.4%在产后三年内出现症状。
无症状感染(隐匿性感染):即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实际病变肺组织中已经存在感染
文献报道在无症状CPAM患者切除的病变肺组织中,有1/4的病例中有感染和炎症的证据
? 2. 癌变 :长期的炎症刺激,大量炎症因子的影响。在先天性肺损伤中出现过支气管肺泡癌、横纹肌肉瘤以及粘液腺癌的报道。
? 3.一旦发现明显感染症状后,再行手术治疗时的并发症较无感染症状时增多,手术难度增加,甚至可能行开胸手术。
? 4.失去代偿性肺生长的机会
手术风险
? 近年来小儿胸腔镜肺叶切除发展得越来越成熟,从文献报道来看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已经可以控制到一个较低水平。
? 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出血,大约为9~16%,并且有越来越低的趋势;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有越来越短的趋势。
目前国内较推荐手术年龄:6月左右。
手术方式
保肺切除手术 :肺段切除、楔形切除、不规则切除
存在问题——非解剖性切除
1. 术后并发症增多:气胸,支气管胸膜漏,出血,胸腔闭式引流管安放时间长,甚至需要再次手术。
2.病灶残留、复发
3.目前报道的肺段切除少,非解剖性,强调适应症为病灶较小的病例
目前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逐渐得到应用,它的优点在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较低,且手术切口美观等优点。

总结
? 绝大部分在胎儿期与出生后是安全的;
? 因感染、癌变等原因,大部分病例产后需要产后手术治疗;
? 经规范的产前、产后管理与治疗,该病预后良好。
我科现已成熟开展腹腔镜下解剖性肺叶、肺段、病灶切除术,该术式日趋成熟,该疾病年手术量100余台,位于全省领先,是治疗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首选术式。其优点在于1.能完全探查胸腔全貌,以便于判断切除范围。2.创伤更小,避免了传统开胸带来的胸壁畸形。3.缩短住院时间,且伤口小美容效果好。术后疗效良好。部分手术方式属贵州首例,贵州各大媒体均有报道,为老百姓解决了看病难、该疾病以往需出省治疗的困难。
本文是李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