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幕时间与儿童语言发展关系重大
过度屏幕时间如何影响孩子的健康及语言发展?家长们应该如何合理限制和科学利用孩子的屏幕时间。
知识点:
1. 屏幕时间为什么不如真人之间的社交互动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帮助?
2. 除了影响语言发展之外,过度屏幕时间还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3. 有哪些方法有助于合理限制孩子的屏幕时间?
“不能再看动画片/玩游戏了,小小年纪近视了怎么办?”——这是家长在“没收”孩子手机和平板电脑时最常见的台词。家长们限制孩子的屏幕时间,往往是出于保护孩子视力的目的,然而,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危害却远不止如此。
过度屏幕时间——影响孩子健康及语言发展
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宝宝在半岁前就已经开始对电子屏幕表现出兴趣。他们的目光会随着电视屏幕里的人和物移动,看到兴奋时甚至会手舞足蹈。待到1-2岁时,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的宝宝已经能将手机、平板电脑玩得很“溜”,能够驾轻就熟地打开视频软件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玩起小游戏来甚至比大人还游刃有余。长此以往,当有些孩子表现出语言沟通落后的时候,一些家长们还会陷入困惑:我家宝宝明明很聪明,玩起手机来反应特别快,为什么说话这么晚?
对于孩子的语言沟通发展,屏幕时间之所以有害,在于它夺走了孩子与家长互动的机会。婴幼儿的语言学习和他们与家庭成员的日常互动密切相关,而不能仅仅通过屏幕时间的被动输入来自然习得一门语言。在和爸爸妈妈玩耍、阅读,甚至日常的吃饭、洗澡、穿衣、出门的活动中,宝宝的“语言沟通小雷达”在不停地从家长的表情、语音语调、肢体动作和语言中接收信号,也在生活情境中不断积累新的词汇和语法。当电子产品代替了这些互动,宝宝在生活中缺少了丰富的沟通机会、语言刺激和语言输入,其语言和沟通发展自然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6-24个月的婴幼儿日均屏幕时间每增加30分钟,出现语言迟缓的概率就会增加49%。
由于屏幕时间对于儿童的语言、运动、睡眠、饮食、视力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呼吁家长务必限制孩子的屏幕时间!比如睡眠方面,一项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表明,婴幼儿每增加一小时的屏幕时间,就会减少大约16分钟的睡眠时间,研究人员认为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扰乱正常的睡眠节奏。
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婴幼儿指南中,建议一岁以下的婴儿完全避免接触电子屏幕,1至5岁的儿童每天至多只看一个小时。这与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在2020年发布的指南也基本吻合:18个月之前,宝宝应避免接触电子屏幕;在5岁内,屏幕时间保持在每天一小时以内。
幼时养成屏幕瘾,上学后仍有深远影响
屏幕时间对于婴幼儿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它又有怎样的影响?
近日,澳大利亚墨尔本默多克儿童研究所的一项前瞻性纵向研究发现,学龄儿童长时间接触电视和电脑屏幕可能会导致阅读和数学能力下降。研究对象包括1238名8-9岁的儿童及其父母,研究人员用国家成绩测试来衡量他们的学习成绩,并在10-11岁时再次进行测试。同时根据家长的报告记录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研究发现,当阅读时间基本相同时,8-9岁的孩子每天看电视超过两个小时,预计10-11岁时的阅读能力会下降12个百分点,相当于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每天使用电脑超过一小时,计算能力也会降低12个百分点。
如何为家长们提供关于屏幕时间的建议?
1.尽可能培伴孩子,减少“屏幕替代”的时间
这对于每天忙于工作的爸爸妈妈来说可能并非易事,但我们仍然鼓励家长每天至少抽出15-30分钟与孩子进行游戏、阅读和音乐互动,并在吃饭、穿衣等日常活动中多多制造沟通机会,切勿为了避免宝宝来“烦”自己,直接用电子产品替代自己陪伴宝宝。
2.避免让屏幕强化宝宝的负面行为
许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情绪崩溃,哭闹尖叫时,塞给他们一个手机,他们就会立刻安静下来,于是家长们将手机视为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神器”。然而,使用电子设备作为安慰孩子的手段,只会强化孩子的消极的行为,孩子也会逐渐学会通过发脾气来获得更多的屏幕时间。因此,家长们要有意识地避免强化孩子的负面行为,只在孩子平静的时候才允许他们玩电子设备或看电视,而不是在他们尖叫或哭闹的时候。
3.提供替代品
如果孩子已经习惯吃饭时看手机,或是在公共场合总需要电子设备安抚,家长不妨尝试提供一些其他选项,例如孩子喜欢的玩具,绘本,或者随身携带一个没有屏幕的音频设备播放孩子爱听的儿歌,必要时甚至可以提供零食,一样一样地尝试下来,尽可能避免使用看手机作为其他问题的解决手段。
4.“活跃”和“被动”屏幕时间
“被动“屏幕时间意味着孩子默默独自观看节目时,不以任何方式对节目的内容和角色等做出反应。“活跃”屏幕时间则是孩子与他人进行视频通话,或在观看节目和玩游戏时和他人同时有现实世界的沟通交流。
因此,在孩子观看动画片时,家长可以尽可能变“被动”为“活跃”,和孩子边看边聊,提问一些动画片中的情节,例如:“这几个小伙伴要去哪里冒险?他们和坏人战斗都用什么武器?”鼓励孩子对您“科普”。
5. 结合孩子情况来合理选择内容
在合理的屏幕时间之后,家长可以挑选符合孩子年龄的游戏、故事、和歌曲,和孩子一起看和玩,这样能与孩子谈论共同关注的内容,帮助孩子把屏幕上看到的和生活中场景联系在一起。如果家里面有相应的物品和玩具,我们可以引导到和大人之间互动上来,比如把刚才手机视频上的游戏在家里重现一遍,这样有趣的活动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比一直看视频更有趣,从而也可以达到降低屏幕时间的目的。
希望本篇文章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屏幕时间和孩子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控制屏幕时间。同时,指导帮助家长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屏幕时间来发展孩子的能力。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