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年期月经乱,当心乱出癌来
月经紊乱是女性更年期的常见表现,大多数女性在经历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不同程度的变化后,平稳进入绝经期,但部分女性的紊乱月经可能演变成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另两个是宫颈癌、卵巢癌),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左右,多数发生在50岁以上女性,平均发病年龄60岁左右。
大多数子宫内膜癌与缺乏孕激素保护的单一雌激素刺激有关。
在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中,前半周期卵巢中的卵泡发育,产生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生长,到月经中期排卵,排卵后形成黄体,产生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到月经第28天左右,雌、孕激素下降,内膜脱落,月经来潮。
在卵巢正常排卵的情况下,雌、孕激素完美合作,使子宫内膜每个月脱落一次,这时候月经周期规律,经期3~7天,经量不多不少。
如果卵巢不排卵,这孕激素就没有了。没有孕激素,雌激素就失去了约束,它刺激子宫内膜不断增生,久而久之,内膜发生不典型增生,再发展成癌。

更年期卵巢功能减退,卵泡发育和排卵障碍,缺乏孕激素,内膜失去保护,出现持续增生和不规则脱落,引起月经紊乱,表现为周期长短不一、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多少不一,常常为不规则出血,月经淋漓不尽,有时出现大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
①无排卵性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更年期多发);
②不孕不育;
③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
④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昔芬;
⑤长期使用单一的雌激素(有子宫的女性不同时使用孕激素);
⑥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影响雌激素代谢);
⑦遗传,如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综合征(林奇综合征)。
更年期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①及时使用孕激素治疗月经紊乱,调整月经,并长期管理;
②有子宫者补充雌激素时必须同时加用孕激素;
③积极治疗“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④慎用保健产品,避免未知的雌激素刺激;
⑤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⑥定期妇科检查,尤其是有结肠癌及妇科癌症家族史者。
本文是钟璋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