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少民
马少民 主任医师
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耳鼻喉科

耳石症和前庭性偏头痛的鉴别

555人已读

BPPV和VM同属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pisodic vestibular syndrome,EVS)。EVS的定义是一组以短暂发作的眩晕/头晕、站立不稳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特点为诱发性或自发性多次反复发作,持续几秒到数小时,偶有数天。VM和BPPV同属EVS,表明其临床特点具有部分共性,在不典型的状态下容易误诊,需要仔细甄别。鉴别要点是:(1)发作时间。BPPV发作持续时间以秒和分钟计算;而VM个体差异很大,一般为5 min到72 h,其中,约30%持续几分钟,约30%发作几小时,约30%则可发作几天,剩余10%仅持续几秒。(2)发作频率。有研究表明,VM眩晕发作频率明显高于BPPV,前者以天标计,后者以周计,VM发作更频繁,尤其遇到拟诊BPPV反复复发需要反复复位治疗,甚至单次发作通过反复复位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需要考虑排除VM。

BPPV是头部运动到新的位置诱发的、与特定半规管平面相关的特异性眼震,具有发作时间短、有潜伏期、疲劳性、角加速度运动相关性的特点,是外周性前庭疾病眼震的特征。VM的眼震是CPN,具有多样性、变化性、不以固定半规管为特征的特点,是中枢性前庭疾病眼震的特征。检查发现不同特征的眼震是鉴别BPPV和VM重要依据,但临床工作中眼震检查会受到检查者的经验和仪器设备的限制,因此需要正确的临床诊断思路,以期减少偏差。BPPV的断必须符合其诊断标准的描述,临床诊断思路是:(1)BPPV在诱发过程中存在假阴性,位置诱发试验开始时将患者头部移动到待测半规管处于垂直位,并与重力线平行。检查过程中保持头部在待测半规管所处平面进行转动,才可以记录到最大强度的BPPV,有助于判别BPPV的侧别和责任半规管;(2)在后半规管BPPV位置诱发试验中,患者悬头位出现扭转上跳眼震,回到座位时眼震方向出现逆转,即扭转下跳眼震,如果眼震不逆转可能为VM;(3)BPPV不出现自发性眼震,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BPPV可能会在直视时的正中凝视眼位产生眼震,称为假性自发性眼震。将头部向前倾斜30°,眼震会消失,将头部进一步前倾时,出现眼震方向逆转,本质上是触发性眼震的另外一种形式;(4)水平半规管BPPV位置诱发试验中,患者出现水平的变向性位置性眼震(direction changing positional nystamus,DCPN),依据眼震的强弱协助判断责任半规管的侧别,依据眼震的方向判断管结石还是嵴帽结石。如果BPPV诊治中出现非DCPN,或眼震由向地性到背地性转变,可能和耳石异位有关,也可能提示为VM或轻嵴帽;(5)前半规管和多半规管BPPV少见,尤其面对反复复位效果欠佳,诱发出垂直型眼震被拟诊为难治性BPPV患者,需要排除中枢性疾病包括VM、前庭阵发症、先天性颅底畸形以及第四脑室肿瘤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马少民
马少民 主任医师
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