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庆彬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广东 心理咨询科

解码青春期

948人已读

青春期密码:

《解码青春期》中作者乔希.西普,在书中以自己的经历为起点,将青春期的问题娓娓道来,一层层揭开面纱,让我们学习了不同年龄段的青春期孩子需求以及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之道。

作者乔希.西普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叛逆孤儿,由于他不断地被寄养的家庭赶走,他的内心对成年人越来越不信任。直到遇到罗德尼(所寄养家庭的父亲),生命才发生了转机,有一次他喝醉酒开车上路,被警察抓到发现没有驾照,警察要求打电话给家里人保释他,罗德尼第二天如约交了保释金,把他带回家以后,讲了一句话,这句话改变了作者的一生。他说"你视自己是一个麻烦,但我们视你为一个机会。"这句话给了作者内心深深的震撼,作者开始流泪、反思、走上合作和学习的道路,最后成为了畅销书的作者,并被哈佛等名校邀请去演讲……。

要想与青春期的孩子友好相处,作者告诉我们首先要建立三种关键的思维模式。

1)第一种思维模式是青少年比看起来更需要父母。

很多父母可能会说孩子叛逆、排斥父母,而真正的事实是孩子在用这样的方式不断的试探,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知道自己总有一天要离开家,没法再获得父母的帮助,所以在这种恐慌之下,他们会做很多试探的动作。创造和青春期孩子交流契机的四个步骤:安排与孩子的专属时间、父母绝不要单方面取消约定、让约会变得有趣、预料到约会可能会不顺利。

2)第二种思维模式是游戏规则已经变了,父母也要变。

孩子十岁以前,父母的身份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几乎掌控孩子生活的每个细节,到了青春期,父母新的角色是教练,帮助孩子为将来独立成功做好准备。一个好的教练更加关注过程,而不是只盯着结果,有因才有果,跟孩子讨论生活中的边界、规则,用价值观而非情绪来对待孩子。

3)第三种思维模式是父母也需要帮助。

父母并不是全能的,我曾经跟儿子说过:你是第一次做儿子,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我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成长吧。父母也有盲点、弱点,在孩子面前展示真实的自己,也就是我们说的谦逊。父母经常容易陷入的四种陷阱:舒适陷阱,不想做任何费力或困难的事;认可陷阱,想让每个人都喜欢,父母对于孩子所做的事只有认可、讨好、不对抗,没有明确的规矩,没有和孩子讨论边界在哪里,告诉孩子怎样跟别人合作;控制陷阱,想控制孩子生活的每个细节;成就陷阱,必须被大家认为是最好的,必须要赢。

青春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11到12岁,是确定"谁喜欢我"的阶段,主要特点是天真、多变、缺乏安全感,焦点是让人接受,这时候成人的作用是提供保障。

12到13岁,探索"我是谁"的阶段,主要特点是好奇、易怒、不稳定,焦点是寻求自我,这时候成人的作用是肯定孩子显露的长处。

14到15岁,探索"我究竟属于哪里"的阶段,主要特点是合群、冲动、喜欢寻根问底,焦点是朋友,这时候成人的作用是了解孩子的圈子。

15到16岁,探索"为什么我不能"的阶段,主要特点是叛逆、冒险、勇于尝试,焦点是追寻自由,这时候成人的作业是帮助孩子树立价值观。

16到17岁,探索"我如何才能变得重要"的阶段,主要特点是标新立异、理想化、不切实际,生活焦点是卓尔不群,这时候成人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培养才能。

17到18岁,探索"我将来做什么"的阶段,主要特点是关注未来、积极主动、对未来有畏惧心理,焦点是毕业,这时候成人的作用是关注孩子的选择。

通过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不同需求,作为成人的父母也需要储备相应的知识,在孩子有需求时有求必应。

与青春期孩子交流,如何面对人际关系和沟通方面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学会道歉。

教孩子学会体谅他人、鼓励孩子自我评估、促进孩子走向成熟、帮助孩子学会补救、劝说孩子顺其自然,不要期望他人一定会接受道歉。

2)当孩子辜负成人的信任时怎么办?

用成长性思维看待问题,一切都是信息反馈,问题即答案;努力平息你的怒气、失望和恐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孩子以为会挨批评时,展示脆弱的一面;询问孩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如何弥补这件事;教孩子通过多交流来重新获取信任;引导孩子从这件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3)如何改善与孩子的交流。

可以买一个笔记本,给孩子写一个开篇便条说明笔记本的目的和用途,把笔记本放在孩子的床上。把需要和孩子交流的话写上,死亡的话题,性的话题,都是这个阶段特别容易困惑的部分,有时候需要和孩子进行专门的讨论,帮他建立正确的关于性的观念,关于死亡的观念。也可以参加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儿子初一的暑假,我为他报名参加了一个青春期性教育的专业课程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如何与异性交朋友、如何与异性相处以及相处时的注意事项等。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发生困难,往往有以下7个危险信号:

1)孩子的睡眠突然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睡不着觉,或者不睡觉、兴奋。

2)在吃饭习惯上,突然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比如突然饭量大增或者突然吃不下饭。

3)注意力突然变得难以集中。

4)成绩突然下降。

5)比往常更容易发怒。

6)每天做的事跟以往突然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7)社交圈的快速变化。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人,这些信息都可能会带来危险信号。

作为父母,关注孩子的状态,当有这些危险信号出现时,及时跟进、引导孩子自己解决,有必要时可以帮助孩子一起解决。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陪伴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胜任力很重要,转变思维模式,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父母通过不断的学习,有一句话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此言真实不虚。感恩作者与译者的倾情奉献。

sld3_5YaF5a655Y2g5L2N56ymIDUC.png



“青春期”,有多少个日夜,它对我来说,就是迷茫、危险、关键的代名词。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我深深感到了我不得不去面对无数个青春期叛逆给我带来的冲击,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渐渐深入探究、了解、有效沟通的契机,指引我去倾听《解码青春期》的讲书。

第一,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

书中提到,因为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在快速生长,能力在不断提升,欲望在不断生长,然而他们控制欲望的能力却不足。所以,他往往会情绪经常不稳定,渴望自由却又对未来迷茫,喜欢辩论却也健忘,喜欢挑战等。书中介绍了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我在这里仅做笼统概要。

这使我想起了前些日子,朋友李飞跟我提到了一件让他十分焦虑的事:

他侄女,12岁的小姑娘,平日里很乖,最近却偷了家里1000块钱,并迅速挥霍掉。在家人的质问下,死不承认。在证据面前,最后默认,却没有一点后悔的意思。家里人对此很忧虑,一个小姑娘,这么小不仅偷钱,还撒谎,且没有羞耻心,长大了后怎么办?真是一件可怕的事。

朋友提到的小姑娘正好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年纪,也是爱撒谎的年纪。因为控制不住对金钱对享受的欲望去偷钱并挥霍;因为知道后果严重,承认了会死得很惨,干脆就死不承认;因为家长种种批评否定不理解自己,把自己说得那么差劲,让自己很伤心,很失望,可是又说不出来,干脆就摆臭脸,一副死不悔改的样子。

这一切看起来反常的举动,却又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内心。在大人看来可怕,却是一个青春期孩子正常的特点。

第二,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成人该如何引导呢?

所谓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如果我们不掌握正确的方法,很多时候所谓的父母的良苦用心,都很容易成了拉开自己和孩子距离的原因。不仅没能帮助孩子成长,甚至让他们更快地走入我们期望的反面,如吸毒、打架等。

为了防止这些不幸的结果,《解码青春》教我们避开以下四个陷阱。

第一,傲慢陷阱。在叛逆孩子的家庭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要么是妈妈在一味的指责或谩骂,要么是爸爸。在他们看来,他们没有错,错的都是孩子,他们可以指出孩子的一大堆毛病。这就是傲慢的体现,而傲慢的反面是谦虚。

“谦逊是获得青少年信赖的最好方式”,尝试去承认自己的无知,去认错,去看书,去求教,包括去跟自己的孩子求教,肯定他们的能力,赞扬他们的进取精神,表达内心的自豪。那么还怕孩子不跟自己交心吗?

第二,认可陷阱。现在公认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温柔而有边界。爱不意味着放纵,意味着有边界,意味着教他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所以爱他,就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后果如何,分享给他我们自己过往的经验教训。

第三,控制陷阱。书中有句名言说:“对青春期的孩子,你可以控制他,也可以帮助他成长,但二者不可兼得。”,我们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爱看言情小说,就没收了,不让看。结果孩子就藏着掖着,发现时竟比自己原先知道的数量是数十倍。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控制,而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第四,成就陷阱。我们若跟孩子的沟通只有你这次的成绩是多少,你获得那些奖项,你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那么我们就陷入了成就陷阱。教育孩子,应更多地关注个性而非结果,关注心理而非成就。这点,值得我们大多数承认反思。

预见青春期的孩子,找对方法,我们便遇见了转机,遇见了希望,遇见了美好。愿我们一起为孩子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相关链接:有人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父母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的过程。

小时候事无巨细,孩子的一切都需要父母操持。孩子也欣然享受于父母的关爱,背诗、画画、弹奏乐器、演讲主持……怎么看都觉得孩子天赋异禀。然而升入中学之后,除了成绩没有小学时优异之外,因为学业的压力,之前的爱好几乎全部放弃。随着科目的增多和试题难度加大,孩子再也没有了曾经动辄考“双百”的辉煌。当然,这些和亲子关系相比,都乃身外之物,让父母们最崩溃的还是亲子关系的崩塌。

父母们也常常纳闷儿——

“老师,我特别想陪他学习,可他就是不让我检查作业。”

“只要放学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到自己房间。”

“跟我们出去玩,全程也不跟我们交流,就是自己玩手机。”

……

正可谓孩子小的时候,劳身;长大了,伤神。

越来越多的争吵,越来越多的焦虑,战线越来越长的拉锯战。

在这场青春期的战争中,父母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的三种思维模式。

一、青少年比看起来更需要你。

全球战略小组进行了一项对基督青年会青少年和父母的调查发现,青少年最担心的居然是——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

调查显示,所有年龄段的青少年都因为缺乏与父母在一起的珍贵时光而担忧。

对父母的调查结果和孩子却是大不同,父母们更关注来自外在的威胁。与家人共度时光,仅排在第四位。

研究表明,在孩子身上有一种可称为资产的东西在发挥作用。一半内在资产即积极的性格和价值观;一半外在的资产即有利的外部环境和经历。结果显示孩子拥有的资产越多,就越有可能取得成功。

外在资产包括:家人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和爱;为他人服务;有效地利用时间。

内在资产包括:努力学习(有在学校好好学习的动机,且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诚实正直;计划和决策(知道如何提前制定计划和如何做出选择);积极态度。

简单点就是成功=有利的环境+积极的性格特征。

而积极的性格源自于看护人的培养,有利的外部环境来自于看护人的创造。

对青少年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证明有人喜欢自己。明白这点心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开始关注自己的发型、衣着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经调查研究发现尽管这一时期孩子冲你发火的频率已经达到了史上最高频率。但是在他们心底最渴望依然是父母的陪伴。

当然现实中父母对自己的缺席是有苦衷的,毕竟维持一个家庭的物质基础同样重要。父母们有事业要打拼,有压力要成熟,有责任要承担。

但是为人父母,你真的没得选。要么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孩子,成就孩子。要么觉得人各有命,认输放弃。

所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陪伴孩子一起走过难熬的青春期以及未来每一个需要你出现的时刻。父母也需要心理成长,同样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平度市人民医院心理健康门诊 心理咨询范围:

  • 抑郁: ——情绪低落,苦闷,悲伤,无趣、无望、无助……
  • 焦虑:——郁闷,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来回踱步。
  • 强迫:——反复多次想一件事或反复、重复做一个动作或行为,为此而痛苦,难以自控。
  • 恐惧:——因内心惧怕而采取回避行为。
  • 失眠:——睡不着,睡不好,多梦,易醒,早醒,彻夜无眠。
  • 暴食——饮食无规律,贪食 ,多食或不食。
  • 烦躁——烦闷急躁,心中烦热不安,急躁易怒,手足动作或行为举止躁动不宁。
  • 抑郁症在线咨询
  • 抑郁症电话咨询
  • 抑郁症QQ咨询
  • 抑郁症心理门诊
  • 【张庆彬主任临床咨询范围】
  • 1、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 2、焦虑症、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创伤后应急障碍等。
  • 3、恋爱、婚姻、家庭、各种情感问题。
  • 4、升学、职场、各种压力问题。

平度市人民医院 心理健康门诊 张庆彬主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张庆彬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广东 心理咨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