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林明星 三甲
林明星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儿内科

科学面对宝宝发热

497人已读

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的一种反应,也是儿科很多疾病的首发症状和常见症状。因而发热的处理不是简单的退热,而是应积极寻找发热背后的原因,对因治疗。

一般情况下,当患儿一般情况好,体温低于38.5℃时,不建议用退热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但是当体温过高或持续不退时,及时退热很有必要,尤其对有高热惊厥史或高热伴烦躁患儿,但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

对于发热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首先不要惊慌害怕,这是所有孩子都会有的症状。像感冒肠炎这些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热是机体抵抗病毒、细菌的正常反应,不要着急降温退热。

2、一般来说,小儿体温超过38.5℃,才需要降温,大孩子对发热耐受力差,体温没38.5℃,就会出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不适感,也可以提前退热。

家长一定要知道退热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孩子的整体舒适度,当出现活动、睡眠以及行为改变时可使用药物退热。儿科医生重点强调儿童的是整体舒适性和危重疾病的症状,并非一度强调正常体温。

3、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孩子,可以早些退热,超过37.5℃就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果孩子出现寒战,也就是全身哆嗦浑身发冷等表现,说明孩子很可能会高热,可以提前退热。

4、常用的退热药物,在儿童推荐的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目前不推荐安乃近、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用来给儿童退热。


布洛芬,每公斤10mg/次,最小间隔4小时。混悬液(100ml:2g)每次0.5ml/kg。



对乙酰氨基酚,每公斤体重15mg/次,最小间隔4小时。混悬滴剂(15ml:1.5g)每次0.1ml/kg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即可。


5、关于物理降温,目前多数指南和专著都不推荐使用物理降温给儿童降温。原因是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不能提高儿童的舒适度,如果仅仅是为了降低体温是没有必要的。

小于3个月的婴儿,由于可以使用的药物有限,可以使用物理降温。

大于3个月的儿童如果出现高热(39.1℃~40℃)或超高热(40℃以上),药物降温效果不理想,可以使用物理降温。

6、物理降温的方法,儿童(非危重症)只推荐温水擦浴,保持环境温暖无风,用温水擦拭患儿的腋窝、腹股沟、脖子等处,不要擦拭前胸后背和腹部,每次不超过20分钟,结束后及时擦干患儿,不要把衣物弄湿。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婴幼儿,皮肤吸收后可能引起酒精中毒。头部可以冷敷,身上不要冷敷降温。

7、降温的同时要多喂水,补充液体,以防脱水。注意孩子体温以外的其他症状,有没有咳嗽、流涕、打喷嚏、喘息等呼吸道症状,有没有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有没有尿痛、不敢小便、尿色的异常,有没有头痛、头晕、精神差、眼神异常、肢体异常抖动等神经系统异常。小孩子可能持续哭闹、拍打头部、抓挠耳朵等异常。

8、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林明星
林明星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