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韩伟杰
韩伟杰 副主任医师
大城县医院 整形外科

“O”型和“X”型腿的矫正法

689人已读

正常人直立时两膝和两踝应能同时并拢。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此时两下肢踝关节、两内踝可并拢而膝分开。

“X”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外翻,这种人直立时两膝可并拢而两内踝分开。但是,由于生理性变异,肌力发育不均,轻度肥胖等原因,两膝分开或两内踝分开小于1.5cm时,一般就不视为“0”型或“X”型腿了。而间隙大于5cm以上时才诊断为膝畸形。

21a4462309f79052d25abb0b98bf41cc7bcbd515.jpeg


“0”型或“X”型腿往往是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下肢变形造成“O”型腿或“X”型腿与下列原因密切关系


1.婴幼儿时期患佝偻病婴幼儿时期缺乏维生素D是造成“O”型腿的常见病因。维生素D的缺乏可引起身体内钙磷代谢的障碍,进而影响骨的正常发育,造成缺钙性的软骨病。这种不正常的骨恪发育称为佝偻病。缺钙的幼儿,站立过早或时间过长,学步过早或看护不当(母亲或保姆背负幼儿过多等),造成下肢骨的受力失衡,就容易形成“0”型腿或“X”型腿。

2.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在少儿时期因种种主客观原因未能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造成腿部肌肉力量不发达或大腿内、外侧肌肉和韧带力量的不平衡,就可能形成“X"型腿或“0”型腿。

3.其他疾病所致较常见的有小儿麻痹症,儿少时骨骺受损伤,大腿或小腿骨发育异常,内分泌疾病等所致。

一般认为,7岁以下儿童除非“X”型腿特别严重需要及时处理外,一般可继续观察,定时复査,有的在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当因上面第二种原因造成轻度“O”型腿时,除进行下面介绍的矫正练习外,为防止膝和足内侧韧带的长期牵拉受损,可配合用足弓支持垫或矫正鞋。

src=http _i.mmyuer.com_uploads_allimg_180731_16-1PI1102452U8.jpg&refer=http _i.mmyuer.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jpg


佝偻病和小儿麻痹症等病造成的严重的“0”型或“X”型腿,需要进行形外科手术治疗。


“o”型腿的矫正体操练习方法如下

1.向外侧踢小腿运动直立位,两手又腰,两脚分开同肩宽。进行小腿向外侧用力踢运动,左右轮流各20次。开始时每日2次。练习1周后,可逐新增加到各30次。再练习1周后,可在脚踝处拴上2kg的砂袋,按以上姿势向外侧各踢10次,每日2次,可逐渐增加到毎次踢20次,每日练2次。

2.双膝内扣运动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双脚尖向内,接着半蹲双膝内扣,同时双手向内按压双膝外侧5~10秒后,起立放松为1次,可做5~10次。

3.下肢屈膝内翻运动坐在墊子上或床上,双小腿向体两侧屈膝足外展,使双膝相对应接触和双脚分开,内侧触及垫子或床,呈半跪撑状态;同时双手按压双膝外侧5-10秒,随后抬起双腿放松为1次,做5-10次。

“X”型腿的矫正体操练习则与上述方向相反即可。

不论是“O”型腿,还是“X”型腿的矫正体操练习,都是为了提高膝关节和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初性和弹性增强大、小腿内、外侧肌群的收缩力量和伸展能力。因此对前面提到的第二种原因造成的下肢畸形比较有效。如能坚持每天作这些矫正操,2~3个月就能见到效果。除矫正体操外,还可参加其他项目的锻炼,同时注意养成良好的坐、立、走的姿势,并适当加强营养,这样效果就更为明显除通过体育锻炼矫正生理上的“扭曲”外,还必须解除心理上的“扭曲”,就是说要从“灰色的心境”中摆脱出来。医学心理学告诉我们,不良的消极情绪将使人丧失斗志,陷入自寻烦恼的灰色心境中,严重时使人不能自拔。为此,必须进行科学的自我心理治疗,使自己不必在他人面前感到自卑,オ能最大限度地动员自身的力量与疾病作斗争,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韩伟杰
韩伟杰 副主任医师
大城县医院 整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