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尖肥大与鼻尖缩小手术

鼻尖的美学:
鼻尖的大小及形态对于鼻整形形态关系甚大,如果求美者本身脸小,鼻头大,会导致面部比例不协调。 鼻头肉一般会给人一种“钝感”、“笨重感”,看起来缺少活力。 临床实践中,八成以上的求美者都会抱怨自己的鼻尖“没型”、“太肥”。

鼻尖肥大的解剖学原因:
1、软骨因素。鼻翼软骨发育不良,支撑力弱,无法支撑良好的鼻尖形态;软骨发育过度,宽大的鼻翼软骨头侧端也会导致鼻尖肥大外观;鼻翼软骨中间脚分离过大。
2、皮肤肥厚。即便有了良好的“身材”(鼻翼软骨形态),但是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肥厚的鼻尖皮肤),依然无法呈现美观的鼻尖形态(鼻尖外观肥大、圆钝)。
3、两者合并存在。1(软骨因素)+1(皮肤因素)>2。
4、手术瘢痕增生引起的鼻尖肥大。可能由于手术操作、围手术期护理不当或个人体质导致。
手术治疗:1、 抬高鼻尖,增加鼻尖突出度。相同的鼻尖组织容量,增加高度后,组织重新分布,可以缩小鼻尖。对于那些鼻尖低平的求美者,很多时候只需要抬高就有效缩小鼻尖。但是对于鼻尖高度理想的求美者,不存在增加鼻尖高度的空间,则需要采用其他方法缩小鼻尖。

2、 软骨塑形:
A、下外侧软骨(鼻翼软骨)外侧脚头侧端切除。软骨与表面形态存在有对应关系,通过部分切除下外侧软骨头侧端条带可以加深鼻翼沟,缩小鼻尖。对于软骨较宽,但支撑力较弱的患者,可以向头侧端软骨向尾侧翻转,缩小体积的同时增加鼻翼软骨支撑力量。

B、下外侧软骨(鼻翼软骨)中间脚贯穿缝合和穹隆间缝合。鼻翼软骨穹隆分散角度过大会引起鼻尖宽大外观。对于鼻翼软骨发育好、皮肤较薄的个体(比如高加索人种),贯穿缝合和穹隆间缝合可以减少穹隆分散角,缩小鼻尖同时增加鼻尖的高度。但国人普遍鼻翼软骨发育不良,小且软弱,单纯缝合改善有限。

C、控制下外侧软骨静息角。外侧脚静息角是外侧脚表面与上外侧软骨之间的夹角,应该在100°左右。良好控制下外侧软骨静息角可以下压鼻翼软骨头侧端,降低鼻翼沟处表面高度,达到缩小鼻尖目的。如果这个角度比较合适,对鼻翼缘移植物的需求会大大减少。

3、软组织减容。手术修剪增生的瘢痕和过厚的皮下纤维脂肪组织,切除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血运,避免出现血运障碍。
总之, 导致求美者鼻头肥大的原因很多,常常合并存在,所以医生会根据求美者特点,采用一种或者联合多种方法进行手术。鉴于软组织修薄的恢复存在瘢痕增生的不确定性,所以鼻尖缩小 优先采用增加鼻尖高度+软骨塑形 的方法。
术后治疗:
鼻尖缩小后组织存在增生和重塑的过程。增生是组织修复的必经过程;没有增生,伤口无法愈合。但是过度的增生会影响鼻尖缩小的手术效果,所以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术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休息,避免熬夜;
2、增强营养,清淡饮食,忌烟酒;
3、鼻尖上区瘢痕增生会影响鼻尖上转折形态,可局部贴胶布减轻水肿,避免疤痕增生。具体方式可参见视频:

4、曲可伸口服治疗

5、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类药物注射治疗(建议保守,不宜激进)
本文是钱玉鑫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