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腺样体肥大知多少?
一、关于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堵塞后鼻孔≥1/2,并且有阻塞症状(如鼻塞、睡觉打鼾,张口呼吸等),就可以诊断腺样体肥大。宝贝存在睡眠张口,喜趴睡,医院检查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大于60%,提示宝贝存在腺样体肥大。
二、关于鼻炎
鼻炎有很多种,宝贝症状不典型,根据描述和病历,可能是高反应性鼻炎合并急性鼻炎(即感冒诱发高反应性鼻炎发作),同时还可能合并急性鼻窦炎(病历中描述“脓涕,中鼻道粘性分泌物”提示可能合并急性鼻窦炎)。分别解析如下:
1.高反应性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医学上叫做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
①过敏性鼻炎的诊断:
- 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这四个症状至少有2个,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小时以上;
- 发作时医生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
- 过敏原检测至少找到一种过敏原(常见尘螨、花粉、猫狗皮屑、真菌)。
②非变应性鼻炎,也叫血管运动性鼻炎、特发性鼻炎等,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还可与过敏性鼻炎并存。
非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排除诊断,需排除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等。非变应性鼻炎的症状跟过敏性鼻炎类似,但它的诱发因素一般是:香烟烟雾、刺激性气味;温度变化;暴露于寒冷、干燥空气;以及进食热或辛辣食物等。
2.急性鼻炎:即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症状常见鼻塞、打喷嚏、流涕、咳嗽、发热(因病毒不同,宝贝抵抗力不同表现可有差异),病程1周左右,6岁以下的孩子可能需要2周。咳嗽的症状可能继续拖延1-2周。
3.急性鼻窦炎:一般继发于感冒或高反应性鼻炎,症状常见鼻塞、流粘涕/脓涕、咳嗽;急性鼻窦炎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病毒性更多见,病程一般7-10天,若症状持续超过10天无改善,考虑细菌性鼻窦炎,需抗生素治疗。
因宝贝症状不典型,也没有查过敏原(可以考虑检查过敏原),宝贝不能确定有没有或者是哪一种鼻炎或鼻窦炎,但无论有没有或者是哪一种,对症治疗都相同。
三 关于张口呼吸
可能是因为咽喉以上的位置存在堵塞(如鼻腔、鼻咽、口咽部变窄,常见鼻炎、鼻窦炎、鼻腔结构窄、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也可能是因为习惯(张口呼吸比较省劲儿,孩子会不自主地养成用嘴呼吸的坏毛病),还可能是口周肌肉、口型的问题(具体需要咨询口腔科)。
但孩子存在腺样体肥大、鼻炎(和/或鼻窦炎,如果存在的话),需由耳鼻喉科治疗后,再口腔科检查治疗。
四、关于腺样体肥大治疗
1.侧睡(不是趴睡),抬高床头(不是用枕头把头垫高,而是头高脚低,床板是个斜面),做好定期复查;
2.轻度、中度的阻塞(具体要做睡眠监测,根据每小时呼吸暂停和气流受限的次数判定,孩子的情况可以不做),一般是使用内舒拿喷鼻,每天早上一次,孟鲁司特钠5mg睡前口服,疗程4-6周,无效建议手术。孩子的情况建议先用这两个药4-6周,到时复查鼻内镜,结合症状评估是否手术。
3.重度阻塞(具体的评判标准是每小时呼吸暂停及气流受限10次以上,需要做睡眠监测才知道),可以直接手术。如果您观察孩子存在明显的呼吸暂停/憋醒,基本可以认为孩子属于重度。按您描述,宝贝应该没有这么严重。
4.鼻部用生理盐水洗鼻:因为腺样体堵在鼻子后面,影响鼻涕引流,可以给孩子洗鼻,如果孩子完全没有鼻涕,可以不用洗。
洗鼻方法有很多,在家用推荐鼻喷雾剂和冲洗器,还可以在医院洗:
1)鼻喷雾剂,孩子坐着,每次2-3喷,每天2-6次,注意喷的时候喷头不要对着两个鼻孔中间的骨头。
2)鼻腔冲洗器(也就是洗鼻壶),把水从一边鼻孔捏进去,从另一个鼻孔出来(一般一天1-2次,每次用盐水大于200ml,需看视频学习)
3)去医院采用负压吸引洗(躺着,头后仰,从一边鼻孔打盐水,从另一个鼻孔把盐水和鼻涕一起吸引出来,有点难受),效果很好,一般隔日一次。
5.手术治疗:
轻中度阻塞用药效果不好,以及重度阻塞推荐手术,一般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手术时间10-15分钟,有效率90%以上,术前医生会做检查评估风险大小,如果术前检查都正常,说明风险小,可以手术。
宝贝只需做腺样体,术后不难受,饮食生活都照常。至于推荐的医生医院,其实医院只要开展了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差别都不大。
六、其他
1.腺样体肥大对身高的影响
咽部的组织都是软的,睡觉的时候会塌陷,导致咽部变窄,睡眠越深塌陷越严重。腺样体堵塞气道可能会导致孩子无法进入深睡眠或深睡眠时间短,从而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影响身高。
但是,目前并不知道多大的腺样体对身高有多大的影响,因为睡眠时咽部变窄还与肌肉张力等有关,肌肉张力与遗传有关。
所以,我不能确定孩子生长缓慢是否就是腺样体引起。但既然存在腺样体肥大,还是建议治疗(用药和手术都是为了缩小腺样体)。
2.腺样体肥大对面部发育的影响
腺样体位于鼻子后面,如果有肥大,上颌骨会代偿性往前长,这样的话腺样体前面的空间会大一些;同时口呼吸这个姿势也会影响面骨的发育。但目前不知道有影响和无影响的临界值在哪里。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