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宇鹏 三甲
李宇鹏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儿科

餐后血糖如何控制

456人已读

什么是餐后高血糖?


我们在进餐后,身体经过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会升高。如果此时我们体内没有足够量或者足够有效的胰岛素,来使血糖水平下降到一个正常水平的话,就会出现餐后高血糖。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没有餐后运动或者食用含糖量过高的食物,导致胰岛素不稳定,也可能会产生餐后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为什么更难以控制?


人体内的降糖激素只有胰岛素。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B细胞受损而不分泌胰岛素,就会造成高血糖。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昏迷,抢救不及时甚至会死亡。


当我们进食后,餐后血糖在一小时内会达到高峰,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正常,所以血糖会慢慢降下去,直到恢复正常。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不能平衡血糖,导致餐后血糖持续高位。糖尿病患者本身的血糖就很高,如果自身没有好好注意,那么就会出现一个“水涨船高”的现象。不控制好,就会持续高血糖,导致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如果控制不好,心血管等并发症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会提高。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自我注意,让餐后血糖不要升高太多。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膳食,注意总热量和卡路里的控制。其次,减慢进餐速度。美国有调查发现,胖人和糖尿病患者吃饭速度比普通人快12%,所以我们吃饭的时候,需要放慢速度。

第三,餐前可以简单吃点增加饱腹感的东西,比如高纤维素的食物或者汤。先喝汤可以保护胃,再吃菜、肉,要缓慢速度进餐,等35分钟后再吃主食。这样的话,一定程度可以控制住我们的饭后血糖。再就是餐后45分钟后,可以进行适当运动。最后,可以先吃一些控制血糖的药物,来促进分解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宇鹏
李宇鹏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