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煎服中药有学问,千万别弄错!

中药汤剂是最常见的一种中药制剂形式,门诊经常有患者非常想自己煎中药,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所以我们一定得知道中药怎么煎,千万别弄错了!
1.中药用什么煎?
煎药最好的器具是砂锅、砂壶。因为砂锅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如今比较方便的是有电动的煎药壶。
其次是搪瓷锅或不锈钢锅,切忌用铁锅、铝锅。最好不要用电饭煲煎药,以防内胆材质中含铜、铁、铝等易与药材发生反应的成分,影响药效。
2.中药怎么泡?需要洗吗?
煎药前中药可以用凉水浸泡30-60分钟,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很多患者说中药看起来有点脏,是不是要洗洗再煎呢?其实,草药饮片都是经过加工炮制的,煎药前没必要淘洗。如果确实觉得脏,可以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但不要浸泡冲洗以防有效成分丢失。
3.中药煎煮多长时间合适?
一般如果医生没有特殊的嘱咐,一副药煎煮2次。如果药味少或药量很少的可以煎煮一次,药味多或药量大的也可以煎煮三次。
第一煎一般于药液沸腾后再煎20分钟,第二煎加温水或热水,于药液沸腾后再煎15分钟。两煎的药液混合,分两次服用,一般成人每次药液100-200ml。这里提醒大家并不是汤液颜色煎到最深才算煎好,这是因为有些草药颜色会越煎越深,但有效成分却早已煎出来了。有些药煎煮时间过长反而破坏有效成分。

4.什么是“先煎”、“后下”、“包煎”?
很多患者第一次看到处方上个别中药上标注的“先煎”、“后下”、“包煎”等,都是一头雾水。
“先煎”一般是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药,一般先煎20-30分钟,再放入群药,如鳖甲、代赭石、牡蛎等。附子、乌头等有毒药物需先煎一小时以上,水解毒性成分,再放入群药同煎。
“后下”一般是久煎降低药效的药物,出锅前5-10分钟下药合煎,第二煎与所有药合煮。如薄荷、砂仁、大黄、钩藤等。
“包煎”一般为粘性强、粉末或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没有特殊医嘱,用布袋或者袋泡茶纸包好后,与群药同煎。如车前子、葶苈子、蒲黄、海金砂、辛夷、旋覆花等。
5.中药怎么服用?
如无医生特殊的医嘱,一般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与饭隔开半小时,通常可饭后半小时服用。
本文是郝腾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