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刚 三甲
赵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

减肥术后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01

805人已读

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最有效手段。随着肥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减重手术量日益增加。国内外医师和患者更加关注减重术后生活质量的问题。减重术后除了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以外,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存在升高现象,对肥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因其良好的减重和改善代谢紊乱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减重代谢手的一种,成为了许多减重代谢中心的首选的手术方式。我国 2011年至2014年 LSG 手术的患者比例增长了约 34%。LSG 后出现胆石症也很常见,

事实上,任何减重过程都会使胆囊结石风险增加,因为肥胖和快速减肥都与胆结石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1 、肥胖与胆囊结石相关性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之一,胆囊结石的成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女性、遗传、营养及环境因素、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等与其发生密切相关。肥胖是胆囊结石形成相关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腹型(内脏型)肥胖与其有更密切的相关性,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肥胖人群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明显较高。研究证明体质指数(BMI)增高与胆石症的发病有着直接的关系。

2、不同减重手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

众所周知,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胆囊结石是减重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不同减重手术后胆结石发病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减重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存在差异。减重手术后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要高于一般人群,发病率通常在28%~71%之间,但多数报道中常见的发病率评估为 32%~42%。有文献报道,腹腔镜胃旁路手术(LRYGB)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评估为 30%~ 52.8%,高达 40% 的患者会因出现症状性胆囊结石需要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胃束带术(LAGB)后有症状性胆结石的发生率为 6.8%。最近北美的研究报告中指出,LSG

后胆囊结石发病率为 29.8%,国内的报道中,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为 19.4%,术后行胆囊切

除术的概率相对于 LRYGB 较低。

3 、发病因素及机制

目前关于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 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危险因素尚未完全了解,各研究者持有不同观点。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一致观点认为肥胖患者术后减重速度和程度是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的主要因素,另一重要因素为减重术后总胆固醇升高及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此外女性和血脂异常也被列为潜在的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减重术后短期内快速减重,导致胆固醇代谢的变化,从而增加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浓度,达到胆固醇过度饱和状态促进结晶形成结石,尤其是在快速减肥过程中钙和黏液粘蛋白分泌增加的情况下,花生四烯酸衍生物浓度增加,刺激胆固醇晶体聚集,减重手术后胆汁内黏液浓度可增加 ,从而促进胆囊结石形成。胆囊排空不完全、排空缓慢也会增加胆结石形成的风险,导致胆汁淤积,继而发展为胆囊结石,并可引起胆囊炎、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减重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机理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所致,目前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选自:迪力夏提·吐恩巴克,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发病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赵刚
赵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