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克力囊肿患者该选择哪种微创方式:腹腔镜手术 or 介入穿刺硬化术?
当患者发现巧克力囊肿,往往会多方寻医问诊,亦会通过发达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可是每位患者情况不尽相同,不同医者对巧囊治疗的方式、理念亦有所差异。因此,也让巧囊患友产生很大的困惑:为何有的需要去积极处理?有的可以选择观察随访?到底哪种治疗方式最适合自己?而这些问题其中涉及部分医学问题,往往还有部分涉及社会家庭因素,需要医疗团队(介入医生、妇科大夫及生殖科大夫)与患者及近亲属的充分沟通,充分了解相关医疗技术手段利弊、临床疗效及相关治疗风险,充分知晓情况下,共同商讨方可制定合适自身情况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巧克力囊肿有何相关风险?
首先需要对巧囊的相关风险性有所了解!巧克力囊肿发病高峰为25~35岁,增加卵巢肿瘤发病风险50%,尤其较大巧囊(直径>6cm)者,出现囊肿破裂、癌变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及时诊治、预防阻断尤为重要!较大的巧克力囊肿(直径>4~5cm者)初诊患者,传统妇科建议尽早妇科手术切除,防止囊肿扭转破裂,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病理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从疾病诊治角度无可厚非,最大程度降低误诊、囊肿破裂、癌变等相关风险,但却往往忽视不同患者人群的治疗意愿及诉求!不同患病年龄人群治疗诉求差异较大,治疗决策需要医患双方的深入沟通后,方可制定个体化合理方案!
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的临床病例情况,分析巧囊病灶情况,并依据患者诉求情况所提出的合理化医疗建议,可作为广大巧囊患友建议参考,各位可以对号入座!
例1
年轻巧囊患者,未婚未育,尚无性生活史,彩超检查显示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单一较大囊肿,最大径8.5cm)。患者较担忧妇科手术创伤对卵巢生育功能影响,拒绝腹腔镜手术治疗。因尚未经历性生活,不合适经阴道超声穿刺,巧囊靠盆腔后方,亦无法经腹腔直接穿刺硬化治疗。经盆腔增强CT评估后可经臀部穿刺置管硬化治疗。医疗建议:可行CT引导下巧囊穿刺置管硬化治疗。
例2
年轻巧囊患者,未婚未育,既往2年前因左侧巧囊行腹腔镜下巧囊切除术,术后1年复查彩超提示左侧巧囊复发,近期彩超监测显示左侧巧囊显著增大(单一较大囊肿,最大径7cm)。患者较担忧再次腹腔镜手术创伤影响生育功能影响,拒绝腹腔镜手术治疗。经盆腔增强CT评估后可经前腹壁穿刺置管硬化治疗。医疗建议:可行CT或超声引导下巧囊穿刺置管硬化治疗。
例3
中年巧囊患者,不孕多年,尝试试管辅助生殖,因左侧巧囊较大(直径约5cm)影响穿刺取卵,且担忧后如成功妊娠后,囊肿可能继续增大,导致增加后续妊娠风险,要求行介入穿刺硬化治疗巧囊。医疗建议:可行CT或超声引导下巧囊穿刺置管硬化治疗。
例4
中年巧囊患者,已婚已育,发现巧囊3年余,近期监测囊肿明显增大,且相关卵巢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行盆腔增强CT提示:1、卵巢囊腺瘤?2、巧克力囊肿?患者已生育,无再生育需求。医疗建议:1、建议首选腹腔镜手术切除,以便病理明确囊肿性质。2、如患者拒绝腹腔镜手术,要求介入穿刺硬化治疗,术中依据穿刺囊液性状评判囊肿性质,术后需密切监测囊肿变化情况及相关卵巢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如穿刺术后考虑为卵巢肿瘤可能性大者,建议尽早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
例5
年轻巧囊患者,已婚未育,近期有备孕需求。彩超检查显示右侧多发巧克力囊肿(4个,最大径者3.5cm)。医疗建议:1、密切彩超监测巧囊变化情况,尝试备孕半年。2、尝试口服地诺孕素片保守治疗3个月,评估巧囊控制情况。如有效控制后,可停药备孕。3、如保守治疗无效,备孕未能成功者,综合评估考虑为巧囊影响所致,建议腹腔镜手术剔除巧囊,术后尽快备孕。
例6
年轻巧囊患者,未婚未育,且近年暂无生育计划者。彩超检查显示双侧多发卵巢巧克力囊肿(每侧2~3个囊肿,最大径2.5cm)。医疗建议:口服地诺孕素片6个月保守治疗,依据药物耐受情况及彩超复查情况而定,巧囊控制良好者,可以考虑长期口服控制。如巧囊缩小理想或者吸收者,口服1~2年后视情况停药观察。
CT引导下巧囊穿刺置管硬化治疗适应证
- 囊腔直径>5cm者,单侧囊肿个数≤2个。
- 术前盆腔增强CT评估有安全的穿刺途径。
- 囊腔直径4~5cm者,伴有腹痛、腹胀等相关症状,或者顾虑较大、心理负担较大者。
- 未婚未育者,或既往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复发仍有生育需求者。
本文是刘秋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