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与长高 :运动促进身高增长的机制
一、适宜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在影响身高增长的后天非药物因素中,是肯定有效的方法之一。
人体身高的增长快慢,主要取决于长骨的增长速度和成熟度。身高增长是由于长骨干骺端的骺软骨不断生长,而骺软骨的生长,需要良好的血液供应。适宜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血液循环,增进骨骼新陈代谢,同时局部机械性的摩擦、刺激可促进长骨干骺端软骨细胞的增殖,加速骨细胞分裂,最终改善骨生长。
体育运动还可以通过影响生长激素、IGF-1、性激素以及皮质醇的分泌来影响骨生长。
二、适度体育运动对骨生长有直接促进作用
体育运动对骨骼负重部位局部的机械刺激是促进青春前期骨骼生长的重要机制之一。
骨生长板对适度的体育运动有反应,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股骨干骨量及体积显著增加,且适量规律的负重锻炼可以有效增加骨量,促进骨密度增加,降低日后骨折的风险。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体育运动对骨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青春前期和青春发育早期是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骨骼生长和骨量增加的最佳时期。
运动促进骨生长作用存在最佳窗口期,研究表明,在青春期前或青春发育早期,骨骼对运动刺激更敏感。具体相关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认为,在青春期前,运动刺激通过和生长激素的协同作用促进骨合成代谢;在青春发育前期,通过和低剂量的性激素协同作用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一项对双胞胎男性骨骼健康的研究发现,运动较蛋白质和钙剂对骨量增加的影响更显著,但是运动产生作用具有区域特异性,主要在骨干的负重部位。而钙剂的补充对骨量的增加是普遍性的。
注意:运动对骨生长的促进离不开营养支持,要想通过运动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预防或改善身材矮小,必须要配合能量和矿物质的供给方取得理想效果。
所以,对骨骼负重部位的机械刺激是体育锻炼促进骨生长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效果受其他因素(如激素水平、营养状态)的影响。
三、运动对骨生长相关激素的影响
激素、营养和运动是骨骼正常生长发育及维持骨骼健康的三要素,三者影响不是完全独立的,是交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
1963年Roth等首先发现运动可引起生长激素水平增高,后续研究表明,运动是生长激素分泌最强有力的生理刺激因素,从运动开始10-20分钟起,生长激素的分泌就开始增加,高峰可以维持到运动结束,甚至在运动结束后2小时生长激素水平仍然高于正常水平。
运动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证据表明肾上腺素、胆碱、阿片类神经内分泌通路参与了运动对生长激素分泌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可以通过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骨骼肌的能量和氧气供应,增加脂肪酸氧化以及糖元分解,起到增强肌肉运动机制的作用。

运动对IGFs的促分泌作用可能与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增加合成有关,运动对IGF-1的影响尚有其他因素影响。研究表明体育训练中突然增加运动量会导致能量消耗激剧增加,可导致炎症细胞因子增多,IGF-1的水平会不升反降。随着机体对运动强度的适应,炎症因子逐渐会下降,对IGF-1的抑制作用也逐渐消退,GH-IGF-1轴的功能会回弹,IGF-1的水平也会逐步恢复并升高。
长期稳定的体育运动锻炼有助于GH和IGF-1稳定在高水平,对生长起持续促进作用,有助于改善身高。 甲状腺素 T3 、 T4 对运动的反应可以是增加 / 降低或没有变化 , 与运动的类型、强度及持续的时间相关。泌乳素的增高通常情况下与运动的强度以及持续的时间相关。
Reference
1. Gómez-Bruton A, Matute-Llorente ?, González-Agüero A, et al. Plyometric exercise and bone health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World J Pediatr. 2017;13(2):112-121.
2.Hackney A C, Davis H C, Lane A R. 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Axis, Thyroid Axis Prolactin, and Exercise. Frontiers of Hormone Research, 2016, 47: 1
3. Morris-naumann F L, Wark J D. Exercise and Bone Health. Exercise, Nutrition, and Bone Health, New York: Springer, 2015, 505-543
本文是王凤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