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宋乐 三甲
宋乐 副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核医学科(核素治疗门诊)

宋乐大夫阅片经验分享之十二:18F-FDG PET/CT有助于血管源性肿瘤鉴别诊断

494人已读

血管源性肿瘤最常见的是血管瘤,病理以毛细血管、血窦、骨小梁、脂肪为主;椎体血管瘤CT矢状面、冠状面呈栅栏样,横断面呈圆点样。PET-CT为低代谢。当血管瘤破坏骨皮质,累及椎旁、椎管,出现疼痛、神经压迫症状时,称为侵袭性血管瘤,FDG代谢轻度增高,可能与骨质受累反应性增生有关,软组织密度区域代谢仍旧较低。

上皮样血管瘤为中间侵袭性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为恶性肿瘤。中间型-恶性血管源性肿瘤有时候与侵袭性血管瘤形态类似,难以鉴别,但是FDG代谢明显增高,PET/CT有助于鉴别诊断。

12-1.JPG

12-2.JPG

12-3.JPG

12-4.JPG


参考文献:宋乐Song L, Han S, Jiang L, et al. F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vertebral vascular tumors. Clinical Imaging, 2020,65:24-32.

pdf_link
宋乐
宋乐 副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核医学科(核素治疗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