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为国
朱为国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广东 儿科

小小年纪特烦躁?也许是第二“大脑”发出的求助信号

381人已读

宝宝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唯一让妈妈头疼的就是这个“臭脾气”:

原本玩得好好的,说翻脸就翻脸,脾气暴躁不说,夜醒的频率似乎也变高了……宝宝啊,你说你小小年纪,烦躁个啥?这性格,到底随了谁?

其实,宝宝也许并非无理取闹,而是在发出某种信号给爸爸妈妈哦!如果你没有及时抓住这些信号背后的含义,那宝宝会很受罪呢!赶紧来看看宝宝“烦躁”背后的秘密吧~

最容易让宝宝烦躁的源头

——肠道问题!

你知道吗,肠道是人类的第二大脑,简称“肠脑”,因为肠道也是身体里最敏感的器官,肠道里的神经数量仅次于大脑。

肠内的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神经递质和肠道沿线的蛋白质组成的,而人脑和脊髓则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两者之间时刻保持着联系和沟通。

肠道里的神经激素、痛觉纤维和敏感神经非常丰富,对情绪非常敏感。因此当宝宝肠道不舒服时,就会表现得相当烦躁不安。而情绪问题,也会反过来影响到肠道。

最容易让家长忽略的烦躁原因

——过敏!

前面我们提到了肠道问题会导致宝宝烦躁,而肠道健康和过敏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过敏的小信号,你注意到了吗?

3个最明显、最常见的过敏信号:

肠胃信号:腹泻或便秘,便血,腹痛

皮肤信号:湿疹,红斑,荨麻疹

呼吸道信号:打喷嚏、流鼻涕或咳嗽(经常感冒)

其实过敏一般最早是从食物过敏开始的,逐渐发展到接触物、再到吸入物过敏。所以过敏的信号一般也是由消化道发出的信号和皮肤发出的信号开始,然后过渡到呼吸道。

当过敏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或大脑时,会表现出一些不太明显的过敏信号,这些信号一般会在宝宝的行为和性格上体现。

8个不明显的过敏信号:

暴躁

焦虑

易怒

兴奋过度

经常夜醒

头痛

肌肉和关节疼痛

要是这些症状和你家宝宝的的情况相似度很高,而且还出现了客观的过敏信号,即湿疹、腹泻、便秘或呼吸道症状,那就要考虑宝宝是否过敏了。

病从口入,烦躁也可能

——从口入!

如果发现宝宝有过敏迹象,爸爸妈妈们可以先从宝宝的饮食开始切入,查找原因:

1

是否没有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更健康,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出现过敏、食物不耐受等肠道问题。因为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母乳中营养素的吸收利用率总体高于配方奶粉。

再者,母乳喂养有益肠道菌群的建立。

宝宝在吮吸母乳的同时会把妈妈乳头和乳头周围皮肤上的益生菌吃进肚子里,有利于早早营造健康的肠道环境,因为这些益生菌会在肠道内不断繁殖,形成肠道保护膜,不让致敏的大分子蛋白从肠道缝隙进入血液引发过敏。

2

在宝宝出现烦躁前,是否有接触以下食物:

牛奶及乳制品,鸡蛋,鱼,大豆,小麦制品,花生,坚果,贝类,柑橘类水果。

这其中,头号过敏原当数牛奶及乳制品。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所有食物过敏中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的过敏约占40%。所以建议从出生开始就进行母乳喂养,而且要让宝宝接触到的第一口奶就是母乳。

3

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吃?

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牛奶过敏,建议哺乳妈妈在饮食上可以选择“无奶餐”,即在饮食上回避所有牛奶和乳制品,因为牛奶中潜在的过敏原β-乳球蛋白会通过母乳进入宝宝体内。妈妈同时还应该注意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母乳喂养,又需要采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对牛奶过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深度水解配方或者氨基酸配方,一般重度牛奶蛋白过敏需要氨基酸配方喂养,轻中度则需要使用深度水解配方喂养,具体使用哪种配方需要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判断。

如果是一岁以上的宝宝出现牛奶过敏,还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暂停食用冰激凌、酸奶、乳酪以及其他任何含有牛奶的食物。

最后,需要提醒一下宝妈们,如果宝宝脾气突然变差,也不要对宝宝失去耐心。因为即便是有自制力的大人,也很容易出现烦躁情绪,并把气撒在身边的亲人身上,更何况不懂控制情绪的小宝宝呢?

因此宝妈们就需要在对待烦躁期的宝宝时,多一分耐心,更要多一分细心,及时发现宝宝到底是只是健康状态下的闹情绪引起烦躁,还是病理(比如过敏、生病)状态下的烦躁,对症下“药”,才能让小宝贝开开心心地成长。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朱为国
朱为国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广东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