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椎病的病因是什么?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电脑、手机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颈椎病的发病节节攀升。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的椎间关节的退行性变所导致的脊髓、神经、血管的损害,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这里我们首先要说明一下什么叫做退行性变(又称为退变、退行性变化或退行性改变),简而言之就是生理性老化,跟长皱纹和白发是一个道理,所以是个不可逆的过程。想要有效地防治颈椎病,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病的病因我们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是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这是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最基本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的退变,导致椎间隙的狭窄,关节囊、韧带松弛,颈椎在活动时的稳定性下降,进一步引起椎体、关节、韧带等等结构的变性、增生和钙化,这样形成颈段脊柱不稳定,最后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区分退行性变和退行性疾病,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是一个随年龄增长的衰退过程,这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但退行性变只有在导致出现病理变化了才称之为退行性疾病。

第二是损伤,这个损伤我们可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可以使原来已经退变的颈椎间盘损害加重,从而诱发颈椎病的急性发作;而慢性损伤会导致颈椎退变的加速,提前出现症状。但是我们要排除的是,外伤暴力导致的颈椎骨折、脱位所发生的脊髓或神经根损害,不属于颈椎病的范畴。

第三,我们有一部分人由于颈椎先天性的骨性椎管狭窄,导致椎管的生理性矢状径小于正常,在这个基础上,即使颈椎退变发生比较轻,也会出现相应的脊髓、神经根的压迫症状而发生疾病。
本文是潘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