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敏
主任医师
上海新华医院
中医儿科
哪些感染性疾病会加重或诱发抽动症
721人已读
9.哪些感染性疾病可能与抽动障碍发病有关?
答:临床研究发现,链球菌、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与抽动障碍发病有关。
(1)链球菌感染。
1998年Swedo发现144 次抽动症状加重中有60次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 45次查出链球菌感染,遂提出著名的“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儿童自主免疫神经精神障碍学说”。
(2)巨细胞病毒感染。
有报道,101例抽动患儿中人类巨细胞病毒阳性率高达36.6%,感染阳性患儿的抽动肌肉群更为广泛, 推测人类巨细胞病毒能诱发并加重抽动行为, 认为人类巨细胞病毒通过潜伏而逃避免疫监视, 当抵抗力下降, 潜伏的人类巨细胞病毒被再次激活,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部位的损害而引发抽动,同时人类巨细胞病毒能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使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产生抽动障碍。
(3)肺炎支原体。
长期肺外隐性感染肺炎支原体也可触发抽动症状。隐性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紊乱,并产生自身神经节苷脂抗体并引起神经节损害,但感染可能仅为抽动障碍的触发因素,与严重程度无关。
目前认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不能直接导致抽动,而是通过不同途径介导产生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神经递质失调而出现抽动。“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神经递质失调”模式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抗生素、抗病毒, 免疫疗法已开始试用于临床,甚有学者认为扁桃体切除术可能是治疗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儿童自主免疫神经精神障碍的有效方法。
本文是吴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