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脖子痛,警惕寰枢椎半脱位

人体颈椎有7个椎骨组成,寰椎是第一颈椎,枢椎是第二颈椎,寰枢关节是脊柱椎体活动最大的关节,之间没有发达的肌肉保护,故寰枢椎关节稳定性较差,当儿童因外伤、感冒引起的咽部炎症导致翼状韧带和横韧带松弛时,会发生寰枢椎半脱位。
近期创伤外科(急诊外科)就收治一例因感冒导致寰枢椎半脱位住院的患儿,患儿在急诊外科门诊就诊时主诉脖子疼痛难忍,不敢活动,不让触碰,外观看脖子向一侧歪斜。接诊医师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后患儿症状未见好转,查寰枢椎CT示:齿状突距两侧块不等,枢椎右旋,考虑寰枢椎半脱位。

寰枢椎半脱位表现为颈部的疼痛、斜颈、颈椎后凸畸形等,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下肢无力,眩晕及呕吐症状,也有部分患儿无临床症状。此病在儿童早期是不需要特殊干预的,可以佩戴颈托固定,定期复查寰枢椎CT,如果疼痛症状加重,长时间不能缓解则需要住院给予枕颌带牵引治疗了,儿童中外伤所致的并不常见,绝大多数是出现颈部疼痛症状之前有感冒、发热、流鼻涕、扁桃体肿大等上呼吸道症状所致。
住院行枕颌带牵引治疗时,应选择合适重量的秤砣,在颈部下边垫长筒型抱枕使颈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使下颌抬高,头部后仰,因患儿有脖子向一侧歪斜表现,应尽可能的水平牵引颈部,但不可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以防颈部皮肤发生压疮,必要时给予护理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枕颌带牵引的松紧合适,可以外用毛巾将枕颌带于颈部皮肤分隔开,从而避免颈部皮肤长时间的受压。

儿童寰枢椎半脱位一般在骨科门诊比较常见,通过拍摄寰枢椎张口位、颈椎侧位X线片及寰枢椎CT可以明确诊断,在X线片及寰枢椎CT上测量枢椎齿状突与寰椎前弓之间的距离≥3mm,即考虑为半脱位。CT扫描目前是诊断此类疾病的最好方法。此病需要与姿态性斜颈、骨性斜颈、痉挛性斜颈、听力障碍性斜颈进行鉴别诊断。
出现儿童寰枢椎半脱位时,如若因摔伤、撞伤,应综合分析,行颈椎CT检查除外颈椎骨折等其他严重症状,早期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如佩戴颈托,颈部制动,行枕颌带牵引或颅骨牵引治疗,根据病情变化,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若因感冒引起的咽部炎症导致半脱位,应给予头孢类抗炎治疗,持续枕颌带牵引颈部。给予止痛,卧床休息1周后复查寰枢椎CT以此评估齿状突到枢椎两侧块间距。
寰枢椎半脱位儿童应卧床休息,行枕颌带牵引1~2周,一般预后较好,若病程较长,则需要持续牵引2~3周,甚至更长时间,牵引期间应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情好转后需要持续佩戴颈托或头颈胸支具2~4周,根据复查CT情况及血常规指标判断患儿恢复情况。
本文是胡润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