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很多人以为做完手术,去除身体上的钢板或钢针就完事大集了,其实这是很严重的错误观念!
骨折术后康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锻炼项目,可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就谈一下如何进行康复锻炼才是行之有效的,首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及临床表现将骨折康复分为如下:
早期:消除肿胀、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中期:软化和牵伸挛缩的纤维组织、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
后期:扩大关节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恢复肌力、增加肢体运动功能、重新训练肢体的协调性和灵巧性、促进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最大程度恢复。
上肢和下肢是如何康复锻炼的?
下肢:
1.早期(1天至1周)
被动活动: 髋、膝及踝关节屈、 伸、内旋及外旋活动;主动活动: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胫前肌等,进行等长收缩练习,每天多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
2.中期(2-6周)
平卧位起坐或直腿抬高可练习屈髋;坐在床边主动屈伸小腿或双手握床栏屈膝下蹲可练习屈伸膝关节;对因制动时间长导致股四头肌挛缩、膝关节僵硬者可采取下肢牵引,进行膝关节松动术治疗,必要时在麻醉下行手法被动屈曲以松解粘连;踝关节训练背屈与跖屈以维持在正常范围。
3.后期(6周以后)
逐渐离床下地活动,从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
上肢:
1.早期(1天至1周)
术后第一天开始患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肩、肘、腕及手指诸关节主、被动练习,各活动度训练至最大范围。
肩关节功能训练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的活动;肘关节功能训练包括屈、伸活动;腕关节活动包括屈、伸腕、及前臂旋转练习,手部练习包括最大限度地握拳及伸指练习,鼓励患者多做,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
2.中期(1—8周)
除加强早期功能康复的内容外,还需渐进性抗阻力练习;肩、肘、腕、手指诸关节各轴向主动或被动活动至正常活动范围。
3.后期 (8周后)
骨折愈合后应加强上述治疗,鼓励患者日常生活中无痛范围内使用患肢,使功能训练生活化,加快康复进程,如吃饭、梳头、系衣扣等。
本文是胡润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