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润桐
主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创伤外科(急诊外科)
桡骨小头半脱位
240人已读
中医有推拿、按摩、疏松筋络等,而西医讲究的是方式方法的运用,看似简单的复位技巧实则包含的很大的学问知识。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低龄儿童常见的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其中以2~3岁儿童最为常见,男孩多于女孩,双上肢均可出现,而左上肢多于右上肢。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患儿在玩耍时或者患儿想要买玩具时家长不给买牵拉患儿的上肢造成的。二、患儿不慎出现扭伤或者患侧上肢被健侧挤压所致。


因为小儿的桡骨包括周围的韧带、肌肉等组织发育并不完善,这就有可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桡骨头处的环状韧带或周边的关节囊被牵拉出现松弛,导致在其内的桡骨小头脱出,从而患儿出现哭闹,肘部的疼痛,肘关节呈现半屈曲状,拒绝触碰,或者表现为活动肘部时不敢屈曲。

上述等等情况的出现给孩子的幼小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怎么做才能使患儿不再哭闹,敢主动屈曲肘部呢?
主要依靠的还是手法复位,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手法的轻柔,力度的适当,一手按压肘关节外侧的桡骨小头,一手首先轻柔的旋转患侧的上肢,当听到一声清脆的肘部弹响时,旋转上肢的手屈曲肘关节至小于90度,一般情况下即可完成复位。

对于桡骨小头脱位的诊断,首先患儿家长携其就诊时,先需要询问其受伤的原因,排除意外摔伤,碰伤等原因,绝大多数按上述方法均可复位,也有需要极度屈肘反复复位才能成功的患儿。
桡骨头脱位,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
本文是胡润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