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才是微创,洞少的比洞多的技术更好吗?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术式都逐渐开始被微创替代,尤其是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胸外科术后绝大部分术式已经完成腔镜化。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微创呢?用三个洞做手术就一定比四个洞厉害吗,单孔的是不是最高端最微创呢?
?

何为微创
传统的手术有大切口,后来是腔镜手术,后来打一个洞,也就是说微创就跟切口的大小划等号。是这样吗?怎么样定义微创?我们说广义的微创是应该在达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来减少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
??其实微创的概念贯穿了整个外科的发展历史。微创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来的,在这之前不讲微创了吗?只不过这个概念没有提出来,但大家都是按照这个概念去做的。
?

内部微创跟外部一样重要
任何手术,病人家属都只能看到皮肤表层的切口,这是可见的创伤,至于里面做得再好,病人及其家属都是看不到的。那么,腔内的创伤,到底有多大?比方说肺癌手术,同样的手术切口,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来做,腔内的手术创伤肯定是有差异的。本来切一小部分的肺就能达到同样的治疗目的了,为什么要把一叶肺拿掉?只有尽量少切肺,那才是微创。
不仅如此,手术时间长短也是微创的内容。持续半个小时的手术和持续三个小时手术,带给我们身体的创伤一样吗?肯定不一样。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手术时间肯定是越短越好,这是常识。我们怎么样在内部、外部、时长这三个维度里面减少手术的创伤,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先讲切口损伤。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外科医生做小切口,开一个5公分、10公分的口子,主要是用作取病理做活检。到了1992年,开始了腔镜手术,这时候才提出了微创手术。腔镜手术以后,尤其是最近十年之内,腔镜手术蓬勃发展,有打三个洞的,有打四个洞的,有打一个洞的。要达成同样的手术目的,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开始追求手术切口的微创。
最近几年,机器人开始深入介入手术,它的机械臂可以360度转弯,灵活性和稳定性前所未有。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未来是怎样的呢?虽然我进去是一个孔进去的,里面就像变形金刚一样的,伸出好几个手出来,这是腔镜手术今后的未来。
?

这也是为什么亚肺叶切除逐渐发展了起来。因为肺叶切除、全肺切除的功能是最差的,亚肺叶切除比它好,所以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在里面减少损伤。对于部分早期病人,能不能保留肺功能,取决于是否选择亚肺叶切除。
术中,我们不仅追求手术切口的大小,打洞的数量,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能够根据术中的冰冻病理诊断结果精准地进行病变组织切除,减少术中器械游离时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将内部脏器的损伤降至最低。
具体到肺癌的微创手术,我们认为应该是一种运用腔镜技术、由多学科共同参与其中,全方位考虑微创技术对于全身的影响,不能为了微创,而刻意追求少打洞而延长手术时间,对患者的全身产生生理影响。
最后总结
微创不等于小切口,不等于打洞少,手术安全、彻底、有效这是最重要的。
?

本文是郭晓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