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胸腔镜手术出院后注意事项
尊敬的患友:感谢您在住院期间对于我们的工作给予的理解与支持,出院后,您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手术切口换药:可吸收缝线不需要拆线!一般情况下出院后3-4天揭掉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情况,如无红肿及液体渗出(脂肪液化会有油滴渗出),可以淋浴(但不要用搓澡巾搓洗切口);如切口有红肿、疼痛加剧或异常分泌物,切口拍照发给我或及时返回胸外科门诊或病房就诊。2.出院带药遵医嘱服用,会根据病情酌情带祛痰、镇咳、止痛药。3.饮食:维持正常饮食,不要忌口,没有不吃“发物”的讲究,各种食物只要是清淡、新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都可以吃,逐步恢复到术前的状态。4.呼吸功能锻炼:切记不要一直卧床静养!逐步恢复到术前的活动或运动状态,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早期锻炼以恢复肺活量和肺功能为主,比如进行深吸气训练或吹气球,体力允许的情况可逐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但需要注意锻炼的力度要把握好,以不感到疲劳为好,不能适得其反。术后一月内尽量不要手提重物,避免引起切口疼痛。5.严格戒烟、避开二手烟:术前吸烟人士,手术后需要继续保持严格戒烟,非吸烟人士也要注意尽量避开“二手烟”。6.观察自身的症状:术后有咳嗽、咳痰、低热、胸痛、少量痰血、出虚汗等都是常见症状,不用紧张,按时用药。如出现高热(38.5℃以上)、咳黄痰、呼吸困难、剧烈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急诊或者与我联系。7.术后的复查:一般情况下出院1月后返回胸外科门诊挂号就诊(每周三门诊,门诊一楼10诊室),评估身体有无不适、药物需否调整及查看切口愈合情况等。后续长期门诊随访计划需要当面咨询接诊医生并根据个人情况(术后病理结果)来制定。
赵庆涛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06日 326 2 0 -
刘懿博士说肺癌(八五三一)微创手术是用手摸么?能摸到肺结节么
在之前的一篇科普文章中,我给大家介绍了,如果手术切除比较小的肺磨玻璃结节,一般是需要进行术前定位的。而同样大小的实性肺结节,有些就可能不需要进行术前定位。原因我也给大家讲了,就是因为肺磨玻璃结节有可能用手摸不到,而实性肺结节有可能会摸到。有一位网友在我这篇文章下面发表评论,他问微创手术时是什么手摸么?手能摸得到吗?如果肺结节是做肺叶部分切除,而不是切除整个肺叶的话,在手术过程中确定这个肺结节的位置,保证完整切除是非常重要的。微创手术时,我们会用手确定一下这个肺结节所在的位置,也就是把手指探进胸腔去摸一下。小的磨玻璃结节因为和正常肺组织不能明显的区分开,因此摸起来很困难,这才需要进行定位。不论是用定位钩来定,还是用定位胶来定,我们在正式切除之前,也要用确定定位钩或者定位胶的位置,确保可以完整切除这个肺磨玻璃结节。
刘懿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06日 51 0 0 -
走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你知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吗?一听这个问题,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会出现很多个问号???达芬奇大家都知道,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特别是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是世人皆知。机器人大家也知道。可达芬奇机器人是什么东西,它还能做手术?是机器人自己做手术吗,还是机器人结合了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给患者做手术?想知道这些问题,听孙医生给你娓娓道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又叫“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它并不能自己做手术,而是协助我们外科医生完成微创手术的一种高端医疗系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以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为基础。IntuitiveSurgical随后与IBM、麻省理工学院和Heartport公司联手对该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开发,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那为什么机器人手术会被命名为达芬奇呢?它和我们所熟悉的画家达芬奇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其实,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和达芬奇之间的没有直接关系,之所以选择采用达芬奇的名字来命名,是为了强调该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旨在传达出这种技术的高度精确性、灵活性和艺术性。同样,这种命名方式也是对达芬奇多领域才华的一种致敬,将他的名字与现代医疗技术相联系,展示了人类在科学和艺术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彰显了科学艺术传承的价值和意义。想要了解达芬奇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我们就得先了解达芬奇机器人的组成。达芬奇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一、外科医生控制台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中,位于手术室无菌区之外,使用双手(通过操作两个主控制器)及脚(通过脚踏板)来控制器械和一个三维高清内窥镜。正如在立体目镜中看到的那样,手术器械尖端与外科医生的双手同步运动。二、床旁机械臂系统床旁机械臂系统(PatientCart)是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操作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为器械臂和摄像臂提供支撑。助手医生在无菌区内的床旁机械臂系统边工作,负责更换器械和内窥镜,协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三、成像系统成像系统(VideoCart)内装有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以及图象处理设备,在手术过程中位于无菌区外,可由巡回护士操作,并可放置各类辅助手术设备。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内窥镜为高分辨率三维(3D)镜头,对手术视野具有多达10倍的放大倍数,能为主刀医生带来患者体腔内三维立体高清影像,使主刀医生较普通腹腔镜手术更能把握操作距离,更能辨认解剖结构,提升了手术精确度。总结来说,达芬奇机器人就是高级的腔镜手术系统,外科主刀医生坐在医生控制台前,在立体目镜中观察手术视野,通过控制器传感遥控床旁机械臂和镜头完成手术。如今,胸腔镜微创手术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二维成像系统缺乏空间立体感,术中视野不足,手术操作缺乏灵活性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则克服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局限性。比如,人手旋转极限180度,一些位置“刁钻”的“犄角旮旯”人手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而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旋转540度,并且它有7个自由度,不仅可以完全模拟人手动作,而且可以深入到人手难以达到的部位,在狭小空间操作时更加精准、灵活,普通胸腔镜下很别扭的角度和很刁钻复杂的操作它都可以轻松完成。不仅如此,它还超级“稳定”,它能自动滤除人手颤动、成比例缩减主刀医生动作幅度,从而避免了人手操作的“抖动”,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细。视野上,它拥有可以放大10倍的3D高清立体成像,让手术视野更加清晰、逼真,让病灶部位几乎无死角地呈现在术者的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细节。正是有了这个得力助手,手术医生可以坐着就完成复杂高难度的手术。与普通胸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更精细,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当然患者术后恢复的就更快。达芬奇机器人还可以给手术医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减少疲劳。有时候遇到复杂手术,手术时间经常在3、4个小时甚至更久,手术时间越长,医生越疲劳,医生的过度疲劳也可能会降低手术的安全性。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时,主刀医生一直是坐在操作台前手术,对体力的消耗很小,所以更容易让医生集中精力,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此外,随着5G通信技术的成熟,达芬奇机器人可以突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实现远程手术会诊。比如,上海的专家在上海的手术室内操作手术控制台,远程控制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长春医生的协助下,就可以为长春住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使广大患者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要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缺点,那主要就是贵!目前一台达芬奇机器人的进价大约是2000多万人民币。达芬奇机械臂属于高端耗材,每条机械臂的价格是五万元左右,且使用十次以后就必须强制报废,每次手术需要使用3-4条机械臂,所以一次机器人的手术开机费用是2万多人民币。也就是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要比普通的胸腔镜手术贵2万多元,且目前没有进入医保,需要自费。达芬奇机器人就是一个外科医生的得力工具,它本身不具有任何智能功能。此外,它具有多重保险装置,每秒同步1500次以避免出现延迟,确保它的每一步操作都是由外科医生下达完成的,离开了外科医生它什么都做不了,更不可能有失控的风险。其实,达芬奇机器人应用于临床手术已经很多年了,是一种非常成熟安全的手术系统。早在2005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就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妇科微创手术。如今,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外科手术中,如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以及普外科手术等。吉林省肿瘤医院作为吉林省唯一一家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早在2014年就引入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也是东北地区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不包含部队医院),所以对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达芬奇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手术,特别是在复杂肺癌手术(如肺袖式切除术),食管癌手术以及纵隔肿瘤手术中,达芬奇机器人较传统胸腔镜有着较大优势。科普文章都是孙医生用个人休息时间亲自创作,为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全部免费阅读。创作不易,欢迎您点赞、转发、打赏。大家如果有关于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外科肿瘤疾病的问题,欢迎给孙医生留言,有需要的朋友也欢迎大家来医院找孙医生面对面交流。找孙医生面诊看下文↓。点击查看文章:
孙少林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02日 343 0 0 -
机器人胸外科微创手术-科技与医疗的完美融合
李志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03日 167 0 5 -
单孔胸腔镜手术有哪些优势?
单孔胸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在胸外科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多孔胸腔镜手术,它具有以下优势:1.减少手术创伤:单孔胸腔镜手术仅需一个3-4厘米左右的切口,与传统的三孔或四孔手术相比,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创伤。2.减轻术后疼痛:由于切口数量的减少,术后患者的疼痛感相对较轻,特别是减少了由于肋间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3.加速术后恢复:单孔胸腔镜手术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的社会和工作生活中。4.切口隐蔽:手术切口通常选择在侧胸壁隐蔽的地方,术后疤痕不明显,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5.提高手术安全性:单孔胸腔镜手术提供从上方向下的视野,近似于开胸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6.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由于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应降低,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7.优化手术流程: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淋巴结清扫等方面进行了技巧的探索和优化,如模块化淋巴结清扫,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癌等胸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是微创手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我科目前已常规开展各类单孔胸腔镜手术,如肺段切除术、肺癌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术等,术后2~3天即可出院,收到了广大病友的一致好评。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科普号2024年08月25日 113 0 0 -
胸腔镜微创手术切口那么小怎么取出切除的组织
很多朋友都好奇胸腔镜手术切口那么小,切除的组织怎么取出来的,不会破坏肿瘤、不会污染胸腔和切口吗?今天来揭示答案:把切除组织完整并且遵循无瘤、无污染的取出胸腔分3步:1.往胸腔镜放置手套或者成品取物袋;2.将已经切除的组织置入手套或取物袋;3.在手套或取物袋保护下取出切除的组织,避免污染胸腔或切口。
李凤卫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27日 108 0 1 -
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
今天整理上个月的图片,第一张图是患者术后复查时到门诊给我送的锦旗。第二张图是他去年找别的教授做的右肺手术切口照片,第三张图是这次找我做左肺手术切口照片。他说这次切口小,关键是不怎么疼,没什么感觉。付圣灵教授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和周四上午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周二下午和周五上午在同济医院汉口院区。
付圣灵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3日 119 0 0 -
肺部手术的那口痰,不咳出来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肺部术后,大家都想快速康复。但是,影响肺部手术以后康复的核心事件是什么?众说纷纭。从家人关爱、到医疗护理、到好针好药……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真正能直接影响肺部手术以后康复,最核心问题,有且只有一样。那就是,能不能做到有效的咳嗽。肺部手术是怎么做的?现阶段的医疗条件下,绝大多数的肺部手术,都是在腔镜条件下完成的。就是不用开胸,在镜子的辅助下,打几个小洞进去,用几个很长很长的手术器械,隔着胸壁,把里面的肿瘤切了。微创、干净、又安全。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肺充满了整个胸腔,毫无空间而言。因此,在手术当中,我们需要把肺瘪下来,把胸腔内的空间腾出来,方便手术。最后,在手术结束以后,在把肺重新胀起来,让它恢复通气、换气的功能。整个过程,有时候,需要反复好几次。肺部解剖特点如上图,就是一个肺部结构的逐步递进的微观结构,而最右图就是我们的基本的呼吸单位,肺泡。我们吸进来的所有的氧气,都是在这里,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手术原本的有创操作,搭配上反复膨胀瘪肺的过程,将使得肺泡塌陷,难以实现有效的通气换气功能。而正常情况下,肺泡表面均匀分布着少量的水分以确保正常膨胀与换气功能。但是快速地改变肺容积的过程中,肺泡表面的液体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其中部分可能阻塞肺泡口,导致肺泡膨胀不全。此外,手术创伤导致的出血,也会倒流至肺泡中,进一步加重了肺泡膨胀不全的现象。因此,很多患者术后会出现气不够的现象。此时,我们最当务之急的就是一件事,尽快把肺泡中的那些积液慢慢排出体外,不然我们的肺泡就会像一个个葡萄一样,灌满了各种液体却彻底失去功能。而只有有效的咳嗽,才能做到这一点。什么样的咳嗽才是有效的?咳嗽,很常见啦,我就不特殊介绍了。可是,什么样的咳嗽才是有效的咳嗽?从效果上来说,就是能有效地将肺内残气挤出体外,带动着将痰排除体外。从发力上来说,它应该是由膈肌和肋间肌发起带动的。但是,单纯的挤压肺是不够的,它需要声门和呼吸肌的一个紧密的配合。简单说来,就是我们在深吸气后,需要一个短暂关闭声门以蓄力肋间肌和膈肌,等待力量足够强时,则需要松开声门,让这些气一贯而出。只有这样,才算是完成了一次,有效的咳嗽。以上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不能称为有效的咳嗽……吸气不够,不算。没有屏气蓄力,不算。松开声门却没有让这些气一贯而出,不算。用声带的力量带动发出“咳咳咳”的声音,则更不算。……有效的咳嗽,应该表现出一种拉鼓风机的感觉,有力、通畅、一气呵成。术后疼痛,咳嗽不力怎么办常常碰到家属问,咳太厉害会不会把伤口咳裂。这些大可不必担心。因为,现在的医疗技术条件下,你放心咳,一点问题没有,稳稳当当的。一般而言,术后早期,患者的伤口是非常疼的,这也造成很多人很抗拒咳嗽。那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我觉得,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稍微妥协一点,不要一次发那么大的力,而是坚持的、少量的咳嗽,这样也可以慢慢一点点把肺泡中的痰堆到中央气道,然后最终咳出来。此时的咳嗽更像是一种储备,因为每一下咳嗽都在将外周的痰向中心气管逐步聚拢,而通过不断的聚拢推动,最终也能达到排痰效果。这种“妥协性”的排痰方式,临床并不少见,虽然不值得鼓励,但也不失为度过术后急性应激期的好办法。不咳嗽,会怎么样咳嗽的功效,就是两个:第一,促进肺复张,恢复通气功能;第二,促进肺排空,恢复换气功能。缺乏有效咳嗽,人体的通气换气就不能恢复。想想看,一个术后康复患者,被人24小时掐着脖子,这恢复能好吗?而且,不止这些,不咳嗽还会引起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充满液体的肺泡,不工作(不通气、不换气)却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双重血供依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此时的肺泡就成了充满了各种养分的死水一潭,腐败随之而来。不咳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发严重的肺炎。而这种肺炎,往往很难用抗生素进行处理。为什么?因为肺泡还是没有排空,体内始终有一个感染源(沤烂的肺泡组织)。这种情况,治疗就会变得非常乏力,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有没有什么医疗手段可以帮忙?有人肯定会问,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就没有什么有效的可以把痰弄出来的办法么?有,但是非常乏力。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气管镜吸痰。就是在气管镜的帮助下,送下去一根细细的吸痰管,然后把气管里面的痰液吸出来。但是,人体有14级的支气管,最末端的呼吸用的支气管,比头发丝还要细。而临床上,可以用来吸痰的气管镜,管径至少5mm起。这就导致一个困境,就是气管镜吸痰,只能吸到那些积在最中央气道的痰液,稍微靠外周一点就不行了。所以,还是要咳嗽。至少需要通过咳嗽,把痰液从外周,聚拢到中央气道才行,这样气管镜才能通过吸痰把它们吸出来。关于术后咳嗽的几点建议有效咳嗽,应当被视为肺部手术以后实现快速恢复的最重要手段,没有之一。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并有效贯彻。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两个关键点:早期咳嗽、规律咳嗽。早期咳嗽,指的是术后第一天,就开始咳嗽。而不要想着过几天伤口不那么疼了再咳。因为,伤口不疼了,痰液就在气管里面结痂了,此时你想咳也咳不出来了。规律咳嗽,指的是,把咳嗽当成最终的作息来进行。早上醒来,定好闹钟,以每个小时有效咳嗽30下为标准贯彻下去。但是,病人吃饭、睡眠则可以不用咳嗽。吃饭,对应营养支持;睡眠,对应休息康复;咳嗽,对应氧气供应。在积极营养支持和休息康复期,不必进行规律咳嗽,除此之外的全部时间,都要有效保证每个小时的积极咳嗽排痰。术后咳嗽咳得好,手术并发症可以降低70%!原因也很简单。咳嗽咳得好,80岁老大爷也可以术后3-4天出院。咳嗽咳得不好,40岁壮年人也可能恢复不顺利,辗转ICU,甚至抢救。这背后的全部,就是那口痰。咳出来了,就没事;没咳出来,可能就没命。
翟占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29日 59 0 0 -
如何去解读胸外术后复查CT报告
1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复查报告术后早期,一般指3个月内,会多见肺门增大较组织影,手术切除区域特别是切缘周围炎性渗出,积液形成不规则白区及条索影。另外可见胸积未吸收积液,和局部包裹的积液积气区。区域淋巴结可能会反应性增大,或淋巴结区域止血材料如海棉会显影。除此之外有大量积气,积液,液气胸,肺不张,严重肺炎。突发积液增多,多为术后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处理。术后中期,即3月至一年。炎性渗出基本消散白区逐渐缩小,被疤痕所代替。局部包裹液气被吸收。胸水逐步包裹分隔吸收减少,代之为胸膜增厚。条索影逐渐吸收。反应性淋巴结逐渐缩小。术中放置的止血材料被吸收。术后一年以后,正常情况,影像基本固定不变。还未吸收的积液被进一步分隔包裹,逐步吸收,变成胸膜增厚。疤痕缓慢区减少。2术后正常改变肺门处改变术中游离肺门血管支气管,清扫淋巴结,缝切器或结扎血管,支气管,术后放置防渗血的生物胶及止血纱布等止血产品未完全吸收,可造成肺门区增厚。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手术区改变白区一般是切除肺残留区城未能被代偿性气肿所填满而形成积液。特别是残肺膨胀后不平整,肺扭转易形成积液。其二术中萎缩肺局部区域膨胀不全,甚至不张形成白区。有时局部切除,造成小气道扫曲,损伤,夹闭造成不張。肺慢性炎性改变由于气道术后改变形成小叶阻塞性炎症。由于术中牵拉,钳夹肺组织造成损伤的炎症。远期由于小支气管扭曲,狭窄,形成肺周边肺结节。术后胸膜下及肺内髙密度结节。条索影:术后膨胀扭曲形成肺叶间隙成缝隙积液或增厚形成条索。积液和条索影。粘连带或纤维素沉素也可形成条索影。胸水和胸膜增厚术后手术区域渗血,渗液,引流不畅。或因营养较差吸收不利会有胸腔积液。血色素,纤维蛋白沉着会造成胸膜粘连及增厚。局部小灶积气积液小范围单纯积气,多半与肺表面破损漏气未愈合。漏气点周围与胸壁或其它肺粘连,形成包裹性积气区。小范围积液,一般位于肺裂间,主要由于肺切除缺损区肺未能代偿性填充,而代由胸水填充。或者局部粘连包裹未吸收残留的胸水。局部小区城液气同在,特别是有液平时,考虑有小支气管瘘。需做气管镜进一步诊断。由于与支气管相通,一般能咳出,辅助排痰加之消炎,数月后能够自行消失。严重者需住院治疗。3术后淋巴结改变术后原淋巴结区域清扫后放置的止血纱布未完全吸收,常被误解为淋巴增大。这种止白纱布区城常有中空表现。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一般观察一段时间会消失或不再增大。大血管术后走行改变形成的伪影。持续增大,密度及CT值增高者转移可能性大。4术后异常改变,复发,转移最多见是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病灶的复发,双肺多实性硬结节样转移。5复查报告实例:
李鉴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26日 111 1 1 -
【术前必看】肺手术术后的不适症状有哪些
随着医学科技和医生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肺部手术越来越微创,一般通过一个3-5cm的单孔就可以完成常规手术,但是,即便再微创的手术,术后依然会有一定的不适症状。孙医生在这里和大家说一说术后都有哪些不适,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1、疼痛做肺手术,不管是微创还是传统的开放切口,都是从两根肋骨之间进胸,而每一根肋骨都有肋神经的伴随,所以,术中会不可避免的挤压或者损伤到肋神经,造成肋神经的疼痛。此外,绝大多数的肺部手术,术后都需要有胸腔引流管,虽然孙医生都是采取最微创最细的12F引流管(别的医院通常采取24F或者28F引流管,要比孙医生的粗一倍还多),但引流管在胸腔内也会引起疼痛症状。对于疼痛,每个人的敏感程度和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孙医生的原则就是治疗上尽量镇痛,手术患者一般麻醉医生都会给配止疼泵,在术后48小时内都会发挥作用,孙医生在术后第1天开始也会给开口服止疼药。对于个别疼痛非常敏感的患者,当疼痛影响到休息的时候,也可以临时打止痛针。一般来说,当引流管拔掉之后,疼痛症状就会明显减轻,多数患者就不再需要止疼药物的治疗了。但是如果还是觉得疼,影响休息,也可以告知孙医生继续开口服止疼药物。出院后,切口偶尔疼痛也是正常的(比如活动后不小心抻到了,或者阴天下雨天气),但是这种疼痛会随着时间的延长,疼痛程度越来越轻,疼痛发作频率越来越低,一般都不会影响生活。如果偶尔有疼痛稍明显的时候,也可以自己购买双氯芬酸钠、布洛芬之类的口服止疼药即可。2、胸闷气短做肺部手术,都会或多或少切掉一部分肺,从而对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表现的症状就是胸闷气短,也就是感觉气不太够用。多数术前肺功能正常的病人,术后胸闷气短的症状并不明显,即便的下床活动,也都比较自如。但对于术前肺功能较差,或者肥胖的患者来说,术后短期内的胸闷气短症状则可能要明显一点。孙医生术后会常规给予吸氧治疗。一般来说,拔管出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胸闷气短的症状会逐渐减轻,所以出院后一般不需要在家购买制氧机吸氧,但是对于术前肺功能很长,或者本身就患有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适当氧疗也是可以的,同时要积极处理原发呼吸系统疾病。此外,有些患者因为疼痛的原因,术后不敢深呼吸,从而造成了胸闷气短的假象。对于这样的患者,一方面孙医生会尽量充分阵痛,一方面,也需要大家自己坚强一些,不要因为疼痛影响了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往往拔掉引流管以后,胸闷气短的症状可能在短期内略加重一些,这是因为引流管不可能把所有的积液都引流干净,而拔管后,胸腔内的渗出可能还在继续,短时间内胸腔内积液会短暂的增多,造成胸闷气短症状更明显。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来说症状都不会很严重,而一般一两周之后,积液都会慢慢自己吸收掉,胸闷气短的症状就会减轻,所以拔管后如果感觉呼吸没有之前那么顺畅了,也都是正常的,大家不要紧张。不过,也有个别患者积液吸收的不好,胸闷气短的症状会持续加重,那么就需要及时回医院找医生处理了。3、发热术后多数患者都没有发热的症状,但是少部分患者可能因为术后感染、胸腔积液吸收热导致术后体温升高。对于38℃以下,如果没有明显不适,不需要退热药物治疗,一般多饮水观察就可以。对于38℃-38.5℃之间,则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需要给予退热药物治疗了(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找医生打退热针)。对于超过38.5℃,要及时通知医生或者护士,除了给予退热治疗外,医生可能还需要抽血进一步检查看看是否合并有感染。对于感染引起的发热,医生会有针对性的治疗,感染控制后一般体温都会恢复正常。拔管后,因为胸腔积液少量增加,也可能会导致吸收热。吸收热一般都是低于38℃的低热,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待积液吸收后,体温也会降至正常。4、咳嗽因为手术麻醉气管插管对气道的损伤,手术对肺的损伤,术后有一定咳嗽是正常的,但一般不会影响休息。因为术后我们需要患者主动去咳嗽,所以术后一般不会常规给予镇咳药物。但如果咳嗽症状很明显,已经严重影响睡觉和休息,那么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给予镇咳治疗。另外,拔管后,因为胸腔积液少量增加,也可能会导致咳嗽症状加重。处理原则也是不影响休息就管它,影响休息可以购买阿斯美、止咳糖浆(糖尿病患者除外)对症止咳治疗,一般随着积液的吸收,咳嗽症状也会好转。总结一下,肺部手术术后出现疼痛、胸闷气短、咳嗽都是很正常的,症状不明显的不需要处理,症状明显影响到休息了那就对症治疗。术后出现发热,及时和医生护士沟通,由医生来鉴别发热原因和处理。拔管出院之后,胸闷气短、咳嗽、发热症状可能会略加重一点,也都是正常的,大家不要过于担心,随着积液的吸收,上述症状一般都会好转。对于症状长时间不好转甚至越来越重的,那就及时和孙医生沟通,返院检查治疗。科普文章都是孙医生用个人休息时间亲自创作,为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全部免费阅读。创作不易,欢迎您点赞、转发、打赏。大家如果有关于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外科肿瘤疾病的问题,欢迎给孙医生留言,有需要的朋友也欢迎大家来医院找孙医生面对面交流。找孙医生面诊看下文↓。点击查看文章:【诊前必看】如何找孙医生面诊
孙少林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05日 58 0 3
相关科普号
肖飞医生的科普号
肖飞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胸外科
2978粉丝6.2万阅读
吴青峻医生的科普号
吴青峻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胸外科
2550粉丝6万阅读
赵磊医生的科普号
赵磊 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外科
5113粉丝14.6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李少雷 主任医师北京肿瘤医院 胸外二科
食道癌 91票
肺癌 82票
肺部结节 60票
擅长:主要擅长食管癌、肺癌、肺结节、胸腺瘤等疾病的微创手术及综合诊疗,致力于食管癌和肺癌的精准医疗及临床转化研究。开展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及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胸腔镜各种肺癌根治手术(楔形、肺段、肺叶、袖式和全肺切除等)、经剑突下全胸腺切除及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等。 -
推荐热度5.0马国元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肺部结节 10票
肺癌 4票
纵隔肿瘤 2票
擅长:擅长胸腔镜下肺、纵隔、气胸等胸部良恶性疾病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围手术加速康复技术。尤其擅长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治疗肺结节,以及局部晚期肺癌微创治疗。 -
推荐热度3.9杨洋 主任医师上海市肺科医院 胸外科
肺部结节 101票
肺癌 59票
纵隔肿瘤 2票
擅长:擅长肺部结节、磨玻璃结节的诊断和单孔微创胸腔镜手术,以及手汗症、气胸肺大疱、纵隔胸壁肿瘤等胸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