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翟占强
翟占强 主治医师
浙江省荣军医院 胸部疾病诊疗中心

肺部手术的那口痰,不咳出来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76人已读

肺部术后,大家都想快速康复。

但是,影响肺部手术以后康复的核心事件是什么?

众说纷纭。

从家人关爱、到医疗护理、到好针好药……

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真正能直接影响肺部手术以后康复,最核心问题,有且只有一样。

那就是,能不能做到有效的咳嗽。

肺部手术是怎么做的?

现阶段的医疗条件下,绝大多数的肺部手术,都是在腔镜条件下完成的。

就是不用开胸,在镜子的辅助下,打几个小洞进去,用几个很长很长的手术器械,隔着胸壁,把里面的肿瘤切了。

微创、干净、又安全。

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肺充满了整个胸腔,毫无空间而言。

因此,在手术当中,我们需要把肺瘪下来,把胸腔内的空间腾出来,方便手术。

最后,在手术结束以后,在把肺重新胀起来,让它恢复通气、换气的功能。

整个过程,有时候,需要反复好几次。




肺部解剖特点


如上图,就是一个肺部结构的逐步递进的微观结构,而最右图就是我们的基本的呼吸单位,肺泡。

我们吸进来的所有的氧气,都是在这里,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手术原本的有创操作,搭配上反复膨胀瘪肺的过程,将使得肺泡塌陷,难以实现有效的通气换气功能。

而正常情况下,肺泡表面均匀分布着少量的水分以确保正常膨胀与换气功能。

但是快速地改变肺容积的过程中,肺泡表面的液体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其中部分可能阻塞肺泡口,导致肺泡膨胀不全。

此外,手术创伤导致的出血,也会倒流至肺泡中,进一步加重了肺泡膨胀不全的现象。

因此,很多患者术后会出现气不够的现象。

此时,我们最当务之急的就是一件事,尽快把肺泡中的那些积液慢慢排出体外,不然我们的肺泡就会像一个个葡萄一样,灌满了各种液体却彻底失去功能。

而只有有效的咳嗽,才能做到这一点。


什么样的咳嗽才是有效的?


咳嗽,很常见啦,我就不特殊介绍了。


可是,什么样的咳嗽才是有效的咳嗽?


从效果上来说,就是能有效地将肺内残气挤出体外,带动着将痰排除体外。


从发力上来说,它应该是由膈肌和肋间肌发起带动的。



但是,单纯的挤压肺是不够的,它需要声门和呼吸肌的一个紧密的配合。

简单说来,就是我们在深吸气后,需要一个短暂关闭声门以蓄力肋间肌和膈肌,等待力量足够强时,则需要松开声门,让这些气一贯而出。

只有这样,才算是完成了一次,有效的咳嗽。

以上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不能称为有效的咳嗽……

吸气不够,不算。

没有屏气蓄力,不算。

松开声门却没有让这些气一贯而出,不算。

用声带的力量带动发出“咳咳咳”的声音,则更不算。……

有效的咳嗽,应该表现出一种拉鼓风机的感觉,有力、通畅、一气呵成。

术后疼痛,咳嗽不力怎么办



常常碰到家属问,咳太厉害会不会把伤口咳裂。

这些大可不必担心。


因为,现在的医疗技术条件下,你放心咳,一点问题没有,稳稳当当的。


一般而言,术后早期,患者的伤口是非常疼的,这也造成很多人很抗拒咳嗽。


那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稍微妥协一点,不要一次发那么大的力,而是坚持的、少量的咳嗽,这样也可以慢慢一点点把肺泡中的痰堆到中央气道,然后最终咳出来。


此时的咳嗽更像是一种储备,因为每一下咳嗽都在将外周的痰向中心气管逐步聚拢,而通过不断的聚拢推动,最终也能达到排痰效果。


这种“妥协性”的排痰方式,临床并不少见,虽然不值得鼓励,但也不失为度过术后急性应激期的好办法。


不咳嗽,会怎么样


咳嗽的功效,就是两个:


第一,促进肺复张,恢复通气功能;


第二,促进肺排空,恢复换气功能。



缺乏有效咳嗽,人体的通气换气就不能恢复。


想想看,一个术后康复患者,被人24小时掐着脖子,这恢复能好吗?


而且,不止这些,不咳嗽还会引起一系列的重大问题。


充满液体的肺泡,不工作(不通气、不换气)却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双重血供依旧)。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此时的肺泡就成了充满了各种养分的死水一潭,腐败随之而来。


不咳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发严重的肺炎。


而这种肺炎,往往很难用抗生素进行处理。


为什么?


因为肺泡还是没有排空,体内始终有一个感染源(沤烂的肺泡组织)。


这种情况,治疗就会变得非常乏力,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有没有什么医疗手段可以帮忙?


有人肯定会问,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就没有什么有效的可以把痰弄出来的办法么?


有,但是非常乏力。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气管镜吸痰。


就是在气管镜的帮助下,送下去一根细细的吸痰管,然后把气管里面的痰液吸出来。


但是,人体有14级的支气管,最末端的呼吸用的支气管,比头发丝还要细。


而临床上,可以用来吸痰的气管镜,管径至少5mm起。


这就导致一个困境,就是气管镜吸痰,只能吸到那些积在最中央气道的痰液,稍微靠外周一点就不行了。


所以,还是要咳嗽。


至少需要通过咳嗽,把痰液从外周,聚拢到中央气道才行,这样气管镜才能通过吸痰把它们吸出来。


关于术后咳嗽的几点建议


有效咳嗽,应当被视为肺部手术以后实现快速恢复的最重要手段,没有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并有效贯彻。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两个关键点:早期咳嗽、规律咳嗽。


早期咳嗽,指的是术后第一天,就开始咳嗽。


而不要想着过几天伤口不那么疼了再咳。


因为,伤口不疼了,痰液就在气管里面结痂了,此时你想咳也咳不出来了。


规律咳嗽,指的是,把咳嗽当成最终的作息来进行。


早上醒来,定好闹钟,以每个小时有效咳嗽30下为标准贯彻下去。


但是,病人吃饭、睡眠则可以不用咳嗽。


吃饭,对应营养支持;睡眠,对应休息康复;咳嗽,对应氧气供应。


在积极营养支持和休息康复期,不必进行规律咳嗽,除此之外的全部时间,都要有效保证每个小时的积极咳嗽排痰。


术后咳嗽咳得好,手术并发症可以降低70%!

原因也很简单。


咳嗽咳得好,80岁老大爷也可以术后3-4天出院。


咳嗽咳得不好,40岁壮年人也可能恢复不顺利,辗转ICU,甚至抢救。


这背后的全部,就是那口痰。


咳出来了,就没事;


没咳出来,可能就没命。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翟占强
翟占强 主治医师
浙江省荣军医院 胸部疾病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