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如期痊愈,我们该做的细节工作有哪些
在前面一篇文章中,重点介绍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概念。那么,为了让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如期痊愈,我们该做哪些细节工作去规范防治?下面的文字,建议咬文嚼字反复阅读、执行,对疾病的痊愈一定有巨大帮助!
一、树立信心,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能治疗、应治疗、可治愈的疾病
对与年龄相关的老年人生理性胃粘膜萎缩,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无癌前病变的相关病理学改变,并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有合并胃胀、胃痛等不适,则需对应治疗干预。对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应及时住院行胃镜下胃ESD手术。
对普通患者,当胃镜和病理报告提示萎缩性胃炎后,应及时就诊于消化专科医师,参考临床指南评估是否有合并癌前病变,以及需采取的治疗方案。但强调一点,无论是炎症引起或早癌,均可以通过积极内科治疗或微创治疗治愈。
二、治疗的疗程需多久
在《中国整合胃癌前病变临床管理指南》中,说明的很清楚:考虑胃粘膜再生、重建和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慢性萎缩性胃炎(英文简称CAG)疗程应不少于3个月,对萎缩、肠化生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治疗至少需6个月。同时,应加强跟踪胃镜随访,及时评估治疗效果。


三、幽门螺杆菌的根治需重视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发病原因中,幽门螺杆菌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病因,也是萎缩性胃炎病情进展很重要的原因。根治幽门螺杆菌,对萎缩性胃炎的好转有积极作用,等于“定点清除”了会促进病情进展、恶化的重要“敌人”。
目前的国家临床医学指南中,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四联疗法。务必要进行规范的杀菌治疗,这点很重要,可尽量减少清除不干净复发的概率。这里要强调一点,杀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方案,哪些药餐前口服,哪些药餐后口服,要很认真执行,务必不能漏吃药。此外还有其它细节,在抗幽门螺杆菌的专门文章中会详细交代。
对已经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最好的措施,就是及时做一个13-碳呼气试验,明确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有就第一时间杀菌。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胃镜活检时检测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试验,这个结果由于人为目测评估偶然性大,并不是一定准确的,建议重新做一个13-碳呼气试验再次验证。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病情痊愈的最好途径
在《中国整合胃癌前病变临床管理指南》中,明确指出,中医中药治疗的疗效优于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最好的治疗途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指南中只说明“具有一定疗效”,是因为采用的文献,只是应用中成药摩罗丹和叶酸的疗效对比。

还有一个药物虽未写入指南,就是“羔羊胃提取物B12胶囊”,这个药曾经做过多中心的双盲临床研究,在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综合治疗中疗效还不错,可自行购买、配合治疗。
本人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目前采用结合患者体质的个体化中药方剂辨证治疗,以及酌情配合西药,对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有非常肯定和显著的临床疗效,远远高于之前的文献报道。
五、饮食方面要把握的注意点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把握:
①平时笋地瓜米粉,糯米做的食物(汤圆棕子米糕等),还有坚果类食品(如板栗),粗粮(如玉米、黑米等)不要吃,这些食物会引起胃痛加剧,或反酸、烧心不舒服。
②生冷水果,比如柚子桔子橙子葡萄等,还有西兰花这个蔬菜不要碰。萎缩性胃炎和癌前病变按中医辨证,肯定有合并脾虚,生冷水果、西兰花会造成脾虚加重,出现腹胀等不适。
③注意进食新鲜食品,调料“鱼露”“虾油”、咸菜、腌制品、烟熏制品、过多摄入食盐,均容易产生亚硝胺,增加胃癌的风险,要坚决杜绝。
④避免过热、过冷的食物,比如刚煮出来的热汤,直接入口进食会加重胃肠粘膜的损害。同时也要避免进食生冷的饭菜,特别是冬天,冷了就微波炉加温一下,虽是小动作,但对脾胃的保养是很重要的。
⑤在进食时,注意细嚼慢咽,少食多餐,进食八分饱即可,不给胃肠道一次过多的负荷量。
⑥没养成日常喝茶习惯是好事,特别要避免浓茶,这一点需注意。
⑦抽烟、饮酒就不必累赘去反复提及了,要戒!
六、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在生活习惯上,要注意养成规律的饮食、作息习惯,忌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熬夜等不良现象发生。晚上按时睡觉,白天保持适度运动,有氧散步是非常好的活动方式,每天活动量在6000步以上,但避免过于剧烈运动。还有一点容易忽略,平时乐观的心态,对疾病康复太重要了。日常人情交往,凡事学会包容,不去强争谁对谁错,避免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产生。另每1-2年定期体检,严格按医生嘱托按时复查,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早痊愈!
附:某患者治疗前后改善的经典病理图片

治疗前胃镜病理报告

治疗后病理报告

黄铭涵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黄铭涵简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届“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师从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唐旭东教授等国内消化病学领域泰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福建省科技厅、教育厅、福州市科技局课题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常委。
本人所在的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病科,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中医脾胃医学中心,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培育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在脾胃湿热证及胃癌前病变等研究方面,在全国享有盛誉。在科室支持下,近年来本人全身心钻研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以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逆转为主攻方向,特别增设“胃癌前病变”专病门诊,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13项,参与(限第一参与人)1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目前年门诊量居医院脾胃病国家重点专科排名前列。
【临床擅长】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难治性口臭的逆转治疗。腹痛、腹胀、反酸、便秘、泄泻等慢性脾胃病及亚健康体质的中医综合治疗。

本文是黄铭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