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牙齿矫正前,你需要了解的10个风险
牙齿矫正可以给你带来美丽的笑容,良好的咬合,但也不是没有风险的,接下来,熊医生带你了解矫治最常见的10个风险。
1、脱矿/龋坏(也就是虫牙)。程度从白斑(轻)到龋洞(重)不等。
60~70%的患者可能出现脱矿/龋坏,尤其是戴钢牙套的朋友,这跟戴上牙套后清洁没做到位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2、复发
90%的患者在结束治疗20年后都会有不同程度(复发1%也算复发...)的复发(即使按医嘱认真佩戴保持器)。如果完全无法接受治疗结束后的少量复发,不建议开始进行正畸治疗。
3、治疗时间
一般治疗时间是1年半~2年,正常的复诊周期是4~6周一次,需要复诊20次左右。如果经常出现托槽脱落、半年不来复诊、不按照医嘱挂皮筋等情况,则治疗时间可能大大延长。
经常建议高二高三的孩子在高考结束,大学定了之后再开始矫正。因为高中学习压力大,可能做不到按时复诊,而且万一高中没做完,异地复诊对于时间和金钱都是较大的消耗。
4、牙根吸收
90%的患者都会出现牙根吸收;5%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牙根吸收。有时候牙根吸收的出现是无法预测的。
5、疼痛/不适
有50%左右的患者在复诊后会出现不适。青少年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更大。
6、不做牙齿矫正的不利后果
对于覆盖在4mm以上的患者,发生切牙外伤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倍;对于异位的尖牙,可能会发生囊样变,也可能造成邻牙牙根吸收。

(图片来自网络)
7、托槽松动/掉落
大多数患者至少会掉2次托槽。
8、没有实现预期的牙移动
可能会出现,比如存留一点点间隙无法关闭;由于患者配合不好或者牙根黏连导致牙移动无法完成。
9、牙龈炎
多数患者在治疗中会出现牙龈炎,表现为刷牙时出血。这是口腔清洁不到位的表现。
10、口腔黏膜溃疡
对于固定唇侧/舌侧矫治,可能由于矫治器的刮擦出现口腔黏膜溃疡。

(图片来自网络)
写在最后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医生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可能就会制造另一个问题。医生和患者是同一壕沟的战友,在矫正前,需要从医疗和患者自身角度权衡矫正带来的好处和可能的风险。利>>弊时,才考虑开始治疗。
【参考文献】
Perry J, Popat H, Johnson I, Farnell D, Morgan MZ. Professional consensus on orthodontic risks: What orthodontists should tell their patient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21 Jan;159(1):41-52. doi: 10.1016/j.ajodo.2019.11.017. Epub 2020 Nov 19. PMID: 33221095.
本文是熊鑫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