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烫伤小常识
问:有水疱要不要挑破?
答:一般水疱小于受伤者本人大拇指指甲盖大小,可以不予以挑破;如果持续增大则可以考虑挑破,最好用无菌注射器针头,没有的话可以用酒精或火焰消毒缝衣针,挑破水疱,引流出水疱液,保留水疱皮,破口稍大便于水疱液引流。注意该操作应在伤口消毒后进行
问:用什么消毒?
答:烧烫伤后的创面不能用酒精或带有酒精成分的液体(如碘酒)消毒,也尽量不要用有颜色的药水(如紫药水)。医学上常用刺激性较小的洗必泰(醋酸氯己定溶液)进行消毒,但是一般人家里不会备,也可选用碘伏(如刺激性较大,可用生理盐水稀释)。疫情期间,实在不方便的化,可以用酒精消毒烧烫伤周围的正常皮肤,创面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擦拭,后期换药时同样可以这样。
问:要不要包扎?
答:不包扎是干性疗法,也叫暴露疗法,会结痂,创面可能痂下愈合。包扎是湿性疗法,往往用一些有溶痂作用的药膏,溶解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要不要包扎跟烫伤的部位、面积大小和深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在头面、会阴部位多采取暴露疗法,其他部位多用包扎疗法。面积较小的散在小水疱,也可以选择暴露疗法。
问:用什么药膏?
答:经典的包扎用药多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可以抗感染也能溶解坏死组织,而且不容易使纱布粘在伤口上,可以在网上药房自行购买。如疫情期间受封路等因素影响,可因地制宜寻找可用的药膏,比如金霉素眼膏、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等
问:要不要打破伤风?
答:疫情期间去医院打破伤风,如防护不到位风险相对较高,如果是清洁的水烫伤的,伤后创面没有明显被污染,伤口又不太深的情况下,经过正规急救处理,可以不打破伤风
问:多久换药?
答:如果是暴露疗法,结痂了,创面可用碘伏涂搽,周围继续酒精消毒,一天2-3次即可。如果是包扎的,视渗液程度而定,前三天渗液多,建议每天更换敷料一次,后期渗出少了可以适当延长。
问:怎么判断创面是否感染,感染了怎么办?
答:创面感染的主要症状是红、肿、热、痛,还有功能障碍。烧烫伤创面会有坏死组织溶解、分泌物增多,如果没有以上症状,就不是感染,同样创周用酒精,创面用生理盐水或烧开过的冷水冲洗、擦拭。如果有红肿热痛,可以到药店购买碘伏消毒湿敷,有功能障碍就要抬高患肢制动休息,并进行网络、电话咨询,必要时医院就诊,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病人,长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