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诊指南】偏瘫患者的最佳康复时机与治疗方法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轻度偏瘫患者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如何让已经偏瘫的肢体恢复功能?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远胜于用药,康复训练进行得越早、越科学、越完善,患者康复的机会越大。
偏瘫患者的超早期康复
1、在病床边放一把椅子,当患者的病情稍微缓解一点时,要求患者每天至少坐椅子3次,以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衰弱。
2、重视对患肢的保护,不要让患肢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以免导致关节僵硬;也不要长时间压迫患肢,以免阻碍患肢血液循环。
3、经常帮助患者做一些患肢的被动运动。活动患肢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过度牵拉肢体导致关节脱位或损伤。
4、当病情稳定后,患者要尽量多活动患肢,如抬手、伸腿等。
偏瘫患者的康复注意事项:
1、每练一个动作,务必做到姿势正确,注意力集中。
2、每锻炼一处肌肉,应使该肌肉连续多次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负荷,并逐步增加。
3、切勿锻炼过度,避免过度疲劳影响康复过程。
4、锻炼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不能时断时续。
5、避免偏重锻炼某部位,忽视锻炼其他部位。
6、做好康复锻炼记录,并时常加以比较分析。
7、避免“超保护”现象,让患者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做事、独立行动。
8、偏瘫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表现,情绪波动大,家人要理解,想办法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必要时可配合药物治疗。
偏瘫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
超过60%的偏瘫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及肌腱、关节的挛缩畸形。所以,建议在康复的同时也应在合适的时机配合相应的手术,解决这些问题,以便接下去更好的接受康复。
偏瘫患者早期多有肌张力、肌力减退的表现,后期随着脑功能的恢复,首先开始出现肌张力增高的代偿反应,但早期肌张力增高的代偿是不稳定的,可随着药物治疗、手法康复训练等波动。肌张力一般在一年左右达到稳定的水平。而FSPR手术其中一条重要的指征是:肌张力恒定并大于等于3级。因此,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其接受手术的时间一般在偏瘫发生后一年的肌张力稳定期进行。
通过FSPR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过度增高的肌张力、而且不易反弹。鉴于肌张力增高和挛缩畸形之间明确的因果关系,所以只有解除了过度增高的肌张力后再进行畸形的矫正,才能够确保矫形术后畸形的不复发。
本文是常崇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