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若谷 三甲
李若谷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心内科

心脏的迷你“发动机”

1037人已读

起搏器的前世今生

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相对于药物治疗,起搏器治疗安全有效,也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普遍的疗法。1958年 便携式体外心脏起搏器诞生

1960年 研发出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1980年代,开发出了频率应答功能以及同时支持心房和心室起搏的双腔起搏器

2010年代,起搏器的绝对禁忌-核磁共振(MRI)被突破,由于材料及技术的创新,兼容核磁共振的起搏器诞生

2016年,起搏器又出现了新的变革,无导线起搏器问世

2020年,无导线起搏器正式在上海市临床批准应用。

图片1.png

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的区别

无导线起搏器是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比传统起搏器小93%,直接植入心脏中,因此植入时无需制作囊袋,在保持美观的同时避免了囊袋相关的并发症(感染、血肿、囊袋破溃)以及导线相关的并发症(断裂、绝缘层损坏、静脉血栓及堵塞、三尖瓣返流)。

2.jpg

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术后区别

传统起搏器植入后

3.png

需注意避免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做重体力劳动或是幅度过大的动作。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后

4.png

没有了导线的束缚,运动不再受限,给职业需要或是更注重美观及生活质量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总结

5.png


李若谷
李若谷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