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胜男 三甲
吴胜男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中西医结合科

产后汗出涔涔,可怎么办?

267人已读

诊室故事

小小是一位新手妈妈,从怀孕早期开始经历过频繁的恶心呕吐,到孕中期感受到宝宝生长挤顶到胃肠,再到孕晚期时不时的尿频、耻骨分离的疼痛,在整个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小小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变化。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直到怀抱粉嫩可爱的小宝宝,一切都觉得非常非常非常值得。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小小发现自己稍微动一动或者宝宝一吸奶就大汗淋漓,晚上醒来也是一身的汗,甚至会湿透衣服一件件,还会异常的怕风、怕冷,这到底是怎么了???

小小也是个好学的妈妈,自己网上查资料了解到产后会有生理性的褥汗,表现也是在饭后、活动后、睡觉醒来发现一身汗,褥汗往往在产后1-3天比较明显,产后一周左右可以自行消失。但是,现在小小已经出汗出了一个月了,看来并不是褥汗这么简单了。

中医怎么看产后出汗?

产后汗证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产后病,早在汉代《金匮要略病脉证并治》中就有所论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唐代《经效产宝》疗产后汗不止方以玉屏风散加减,为后世奠定了治疗产后汗症的方药基础,玉屏风散至今仍在沿用。宋代《妇人大全良方》将产后汗出不止分为?“虚汗”和“盗汗”两类。新妈妈白天出现涔涔汗出,持续不止者,称为“产后自汗”;如果是睡梦中汗出湿衣,醒来汗就止住,称为“产后盗汗”

产后汗证主要是由于产后耗气伤血,气虚阳气不固,阴虚内热迫汗外出,主要分为两种:

1. 气虚证

主要症状:产后汗出过多,动动就加重,可能还会伴有怕风怕冷,自己觉得没有力气,容易疲乏劳累,面色也比较淡白。

2. 阴虚证

主要症状:产后睡着后汗出,甚至会湿透衣服,醒后就止住,同时可能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燥咽干,或者手心、脚心热,心烦。

饮食调理

气虚型——芪术鸡汤:黄芪20g、白术10g炖鸡。

1WechatIMG1410.jpeg

阴虚型——地竹汤:生地10g、玉竹10g煲汤。

3WechatIMG1411.jpeg

穴位按摩

气虚型——可以选用关元、气海、足三里、神阙、内关等穴;

3WechatIMG1411.jpeg

4WechatIMG1413.jpeg

7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200302-131fb5f67a384967b3d3df765b2fc36b.jpeg&refer=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jpg

阴虚型加:三阴交、太溪。

6WechatIMG1415.jpeg

5WechatIMG1414.jpeg

手指点穴,每日两次,每次每穴2分钟。

产后汗证是产后其他病产生的先决条件。汗出过多,导致机体正气虚,容易被外邪趁虚而入甚至因此引发其他疾病。如果药膳和穴位按摩还是不能缓解,那么就要考虑来医院就诊口服中药了。

新妈妈肯定要问喝中药还能不能喂奶,答案是可以的。医生在开方时就会考虑到这点,哺乳期用药都会尽量平和,所以这点不需要担心~

另外,由于汗出多,大多数妈妈认为是产后体虚,因而常盲目进补(不可取)各种滋腻的食物,过多进食膏梁厚味,加上本身脾胃功能不好,这样就不断的助长湿浊,由虚产生实,蕴久而生热,湿热蒸腾,使汗证加重,因此及早正确地治疗产后汗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吴胜男
吴胜男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中西医结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