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产后那些事——产后不运动“综合征”(“坐”月子)
什么是产后不运动“综合征”?
有些新妈妈产后根本不动!!!要么就是“坐”月子,要么就是“躺”月子!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综合征。
第一:肺栓塞
近几年新闻报道因为产后遭遇肺栓塞死亡的悲剧就有好多例,而罪魁祸首就是——久坐不动!
在怀孕期间,孕妇子宫变大,压迫腹部的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常常会引起下肢及盆骨静脉曲张;
此外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产妇的血液往往呈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度高,如果再加上久坐、久卧,血液循环不畅,就很容易在骨盆或下肢静脉形成血栓。
这些血栓一旦崩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把肺动脉塞住,引起肺栓塞。
有研究显示产后肺栓塞的几率比产前高15倍,死亡率高达70%!
预防小tip: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要尽早下地活动!
第二:盆底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开玩笑说“笑尿了”,但是如果真的一笑就尿这可未必是件好事,医学上称之为压力性尿失禁。
有研究显示,足月分娩后,10%-15%的新妈妈会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另外,盆底功能障碍还包括器官脱垂,比如子宫、阴道壁脱垂等,可能还会影响到夫妻的“性”福生活呢!
有人会问是不是剖宫产就不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呢?
不是的!
孕期,由于孕激素的作用,盆底也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长大(孕前子宫重约50-70g,怀孕足月时约1000g,增重20倍!),盆底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
只是在顺产分娩时,部分韧带可能会松裂,就好比一根弹簧一样,过度拉伸弹性就变差了,从而更容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
预防小tips:
1、凯格尔运动:用最大力气收缩肛门、阴道,手放在腹部,感觉腹部放松、不能用力(关键点),保持5秒钟,连续收缩,然后放松。重复此动作二十次以上。
2、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盆底康复物理治疗,还有中药及针灸等治疗。
第三:发胖!发胖!发胖!
不用说这是新妈妈最在意的一个问题,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加上月子的丰富营养,体重蹭蹭的往上升,再不运动不胖才怪呢!
为了保证乳汁供应及产后身体恢复,通常建议在产后6-8周之后再开始尝试积极瘦身运动。
但是你花了10个月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肉肉,也别指望一天两天瘦下来。
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的建议,哺乳时每周减去1斤左右体重是安全的,并且不会对婴儿的成长有负面影响。
解决小tips:
1、孕期体重增加合理:12.5kg左右(基础体重越重的增加越少!因为可以利用一些能量贮存)
2、母乳喂养:母乳中有一定的脂肪含量,有研究显示,如果坚持4-6个月纯母乳喂养,可以带走至少1公斤的脂肪!
3、有氧运动:瑜伽、普拉提等。
4、健康饮食:食物多样,多吃蔬果,保证优质蛋白质,适量糖、油的摄入。
5、针灸、穴位埋线:可以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促进能量的代谢,增加消耗;调节机体内分泌从而达到瘦身减肥的效果。
本文是吴胜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