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科医生带你了解,医生是如何诊断精神、心理疾病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受到大家的重视。以抑郁症为例,如今很多人,在发现自己出现持续两周的低落情绪时,就会上网找一些测试题自查。然而精神、心理疾病症状复杂,诊断只有经过医院和医生的检查才是最可靠的。那么医生是如何诊断的呢?
1、病史资料采集:询问发病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因;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包括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情况。
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更多要依据医患面对面的交流,所以谨记:真实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切忌隐瞒或者夸大真实情况!如果患者本人难以配合,家人可以做一些补充,医生也会根据情况做更具体的问诊,在互动的过程中,收集到有效的信息。
2、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既往史是指患者本次发病以前的健康及疾病情况,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个人史是指个人所经历,精神心理科会比较关注个人成长经历、个性特点等;家族史。
3、体格检查:排除是否有躯体疾病。
4、精神检查:精神检查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感知症状、思维、情感、智力情况,还有意志、行为是否有异常、是否有定向力的问题等。
5、辅助检查:(1)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脑电图、头颅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的可能;(2)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选取不同的心理量表;(3)如果患者是确诊患者,使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医生会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检查等,看患者服药后是否有肝功能、肾功能损害以及脑部功能改变等。
6、初步诊断:根据诊断标准及患者病情,综合分析作出的诊断。
7、治疗:精神心理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三大类,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身体状况对症治疗。
本文是宋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