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TV1生活圈本期特邀名医嘉宾——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潘湘斌主任。
用“创新”守护先心病
CCTV1生活圈本期特邀名医嘉宾——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潘湘斌主任。
本期房间隔缺损案例:是一位患有房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子,并在孕期发病,担心开胸手术对胎儿有影响,通过本期节目,了解微创心脏手术。

房间隔缺损: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在胚胎期发育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的隔墙没有发育完全。传统开胸手术需要通过正中切口或侧切口,让心脏停下来,然后切开心脏,用针将补片缝在心脏上修补缺损。由于创伤大,且需要心脏停跳,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放射线引导下经皮介入封堵术,但这种方法确有放射线辐射及造影剂,对患者的甲状腺、生殖体统等又一定的损伤,例如:孕妇、甲状腺疾病、肿瘤等免疫系统疾病及造影剂过敏的患者不宜。

案例中女子因发病时怀有身孕,最适合潘主任的超声引导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的微创手术,不开刀、无放射线、不用全身麻醉、不用造影剂的治疗方式,并且该方法创伤更小,伤口仅有米粒大小,心脏不用停下来,非常可靠。
潘湘斌主任主持研发的“超声引导经皮介入系列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率先实现了“不开刀、无放射线、不用全身麻醉、无需气管插管”治疗结构性心脏病。同时,潘湘斌教授研发了一系列超声引导器械,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获得良好的超声显影性能,年轻医生经过10台手术训练,就能安全准确的实施手术,为实现我国大病不出现的政策提供有利基础。这项技术已经被纳入国家的医保范围。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立了先心病门诊手术——“当天住院、当天手术、当天出院”,明显减少了患者的创伤,降低了治疗费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