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叶敏捷
叶敏捷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浙江 线上诊疗科

他的暴力和攻击,都在寻找一个安全的框架和关爱的怀抱

428人已读

跟叶敏捷学心理

妈妈的心灵课.png

作者丨郑??寰 排版丨兔???子

爱心天使vs不良少年为何他如此矛盾?

有一个大男孩,长得人高马大的,平时我当他是个孩子,有一次他在咨询室里,我和他和妈妈在聊,突然他有些生气站起来要走,我拉了他一下,他一挥手,差点把我掀翻在沙发上。哇塞,力气真的好大。后来他消气了又跑回来,我和他说:“你知不知道你力气很大,刚才差点把我掀翻,被你吓了一跳。”


他也经常会发信息跟我说,今天又跟谁谁谁发生争执了,脾气又爆了,又想把谁砍了。但是也是他,不断地在帮助别的孩子,在别的孩子需要的时候,跑出去陪伴他们,不遗余力地去帮助,在帮助不了他们的时候,他会感到非常难过、自责、无力。


他到底是一个爱心天使,还是一个不良少年,这两个身份似乎都在他身上。

1.jpg

有一次他来门诊,他的情绪很不好。我们问他怎么了,他说他最近在帮助一个孩子,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那个孩子还是一心想死,他说:“我觉得我很没用,我帮不了他。我应该去死,我去死了,父母就不会那么累了,我死了,我也不用看到我的小伙伴那么痛苦了。”


接着,他说道,“最近妈妈有一次旧疾发作,发作的时候妈妈晕倒在客厅。”他很自责,说:“妈妈醒来以后,给我打了十几个电话,想让我过去扶她一把。但是我却没有听到。”


叶院问:“你是希望自己24小时都能在那里吗?”他说:“如果有必要,我可以的。”叶院问他:“妈妈一年会发作几次呢?”孩子说:“一两次吧。”叶院说:“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待在那里的。”他说:“我妈妈旧疾发作,一定是被我气的。如果不是我老给她添麻烦,她就不会发作了,之前她已经很久没有发作了。”


聊着聊着,他又很矛盾了。他说:“叶院你太贵了,我看其他医生,一个月也就100块钱,看你一次就要这么多钱。”但是接着他又说,“我觉得我还是要去住院。”叶院觉得很奇怪:“你来我这里复诊,100块钱都觉得贵,但是又要去住院?”他说:“是啊,住院是值得的,是世外桃源。”


叶院让他请妈妈进来,他站起身,拿了一张纸巾,使劲地擦了眼泪。他回头问我们:“看得出来我哭过吗?”我们摇摇头,他才去开门,让妈妈进来。


叶院问了妈妈旧疾发作的情况,妈妈说:“这两年是偶尔发作,现在已经越来越好了,医生已经嘱咐她准备停药了。”


但在门诊,妈妈回忆起孩子小时候的一个事情,她说:“我有一次带他去吃早餐,吃早餐的时候,我突然之间旧疾发作,倒地晕倒了。他说自己给爸爸打电话,但是爸爸没有接到。他跑回到家里,爸爸也不在家,当时是非常害怕的。”

2.jpg

当时我在听着,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孩子一系列的反应了。


这一次,妈妈倒地求助的时候,是否激活了他小时候的那一次的无助?他小时候那一次,是否也和这一次一样,认为妈妈突然倒地不起,是自己的错?他现在拼命的去帮助那些生病的孩子,是不是也是一次一次的在拯救妈妈,而他在体验到无力帮助其他孩子的无力感的时候,是否也激活了小时候的无法救妈妈的无力感?


他家里处理妈妈有一个即将康复的旧疾以外,爸爸也有一个疾病需要做手术。虽然这个手术的技术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在孩子看来,这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疾病,可能会让他失去爸爸。


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都不确定,爸爸妈妈在他小时候经常吵架,这些都使得孩子缺乏基本的稳定的框架。

3.jpg

寻找一个稳定安全的框架

温尼科特

  • 著名母婴心理专家

一个正常的孩子,假如他对爸爸和妈妈有信心的话,他会全力以赴的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竭力尝试去捣乱、搞破坏、吓唬人、惹麻烦、糟蹋浪费、耍心眼和侵占东西。所有能把人送上法庭的行为,在婴儿期和童年早期,在孩子和家庭的关系中,都能找到其等效的表现。

要是家庭能承受住孩子的所有这些扰动,孩子就会安定下来,不过安定之前,孩子一定会先行做过各种试探,尤其是当孩子有些怀疑父母组合和家庭的稳定性时,更是如此。

4.jpg

在人类情感发展的早期阶段,本来就充满了潜在的冲突和混乱。

比如,与外在现实的关系还没有稳固的扎根;人格还没有很好地整合;原始的爱还带有摧毁的目的,而幼儿还没有学会去容忍和应付本能冲动。

只要周围的环境是稳定的,人性化的,孩子就能渐渐学会处理这些事,甚至更多。但是,一开始,孩子绝对需要生活在一个被爱和力量所包围的环境中,否则,他会因为太害怕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而不敢在情感发展方面获得进步。

粉色图标.jpg

这个孩子曾经和我们说过,从小学开始,他就会忍不住的去破坏、偷邻居的、同学的钱,恶搞老师和同学,他从小就有这样的破坏行为,他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会捣乱、搞破坏,但是家庭的框架和稳定可以承受孩子的这些试探,则孩子就安稳下来了。但是,这个孩子因为早期,妈妈随时可能倒地不起,爸爸妈妈关系也不够稳固经常吵架,爸爸现在也因为疾病随时可能会无法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与其说孩子不断在破坏,不如说,孩子不断在寻找一个安全、稳定的框架,来限制他的冲动。如果有人可以限制住他的冲动,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他想要去住院。因为医院是一个稳定安全的框架,如果在里面冲动控制不住的时候,可以找医生、找护士,必要时候还可以采取保护措施来控制自己的冲动,对他来说,医院的框架就是一个稳定的框架。

他还说自己想要去参军,参军也是一样的,部队里也有非常严格的纪律、框架来限制住他的冲动,这也是他真正在寻找的稳定感。

包括,有一次他和妈妈发生冲突,砸了自己家的店里的东西,他居然自己打电话报警,找警察说有人砸店。看上去是不是很冲突,你为什么一边砸,一边报警?因为他其实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限制他的权威——医院、军队、警察。


5.jpg

父母的理解和抱持是孩子稳定的框架

温尼克特说:“行为不良,意味着孩子还残留一线希望,呼唤一个父亲一般的权威,这种权威有能力也一定会对他设限,限制他的冲动行为导致的实际后果,也限定了他在兴奋状态下冒出来的念头付诸行动的程度。”

如果爸爸妈妈明白了孩子其实是在寻找一个稳定的框架来限制自己的冲动,就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的表现。

如果时光倒流,妈妈倒地的时候,爸爸正好在旁边,可以照顾好妈妈,可以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有爸爸在,爸爸会照顾好妈妈的。”如果小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与足够的关爱,让孩子感觉到家里是安全的,自己是被爱的,那么,现在的一切是不一样的。

那么现在呢?当孩子出现矛盾的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在训斥之前,停下来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孩子内心有什么不安吗?

比如,妈妈说孩子总是去医院看病,是不是自己有病就不用长大了,不用负责任了?但是,如果爸爸妈妈去想想,他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不安,驱使着他不断的要去找医生?是否可以和他内心去谈论一下这个不安呢?

“孩子,妈妈看到你又去医院挂了好几个号,你是担心什么吗?”如果你愿意听,孩子慢慢的会愿意把自己心里的恐惧、不安说出来。而如果爸爸妈妈认定是孩子不想为自己负责,则错过了理解孩子内心不安的机会。

6.jpg


对父母来说,理解孩子的暴力、攻击冲动,其实是在寻找一个稳定的,可以限制他的框架。


孩子的每一个诉求的背后,都有想要被你听到的声音,比如”我想住院“不一定是”我想住院“,而是医院可以带给我一些稳定感。比如,我不断的去医院,是因为我内心莫名感觉到一些不安,我看到医生的时候,我会感觉这个权威可以给我一些安全感和确定感。


那么,这些理解、抱持、倾听,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一些空间,也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来帮助自己。


注:本文改自叶敏捷医生门诊案例。

?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请点击下方“喜欢作者”,打赏会作为稿费给予这位愿意分享出自己的故事的孩子。




本章内容取自客体关系学堂读书会

客体关系学堂

第十一期2022年2月18日开班

父母是孩子的环境

我们都需要重新被用心的养育过

让孩子背后有依靠,心中有爱与支持

7.jpg

青春期父母团体

第三期2022年2月21日即将启航

欢迎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加入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

助力家庭关系的修复与重建

8.jpg


关注“叶敏捷心理”微信公众号


叶敏捷
叶敏捷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浙江 线上诊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