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是真的防不胜防?这些早期信号要重视
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居全球之首,每年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
肝癌十分凶险,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之高,常常让人闻之色变。
它之所以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肝癌的进展常常是悄无声息的。当人们一旦在医院确诊肝癌时,经常就已经发展至是中晚期阶段。所以肝癌又被人们称为“哑巴癌”。
肝癌是全世界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而我国肝癌患病人群更是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根据估算,70%~80%的肝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
肝脏的痛感神经不敏感,所以肝癌早期一般没有特异性的症状,生活中也就容易忽略。等出现疼痛、腹胀、乏力、黄疸等时,多已是中晚期。
除了肝癌自身隐蔽性较强外,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以为只要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肝脏就不会有问题,更不会长肿瘤,其实不然。
实际上,肿瘤患者初期,肝功能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损坏,所以通过肝功能检查一般难以早期发现肿瘤。
- 早期肝癌,症状很不明显
大家都知道,对于癌症,早发现很重要。
网上流传着各种小方法,说只靠一两种症状就能确诊肝癌,基本上没一个靠谱的。
因为,肝癌的早期症状非常不明显。
这要从内脏的特点说起。
人的很多内脏都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只要一部分就够用。
肝脏就是这样,健康的肝脏大约只需要 1 / 4 就可以让人体正常工作。肝癌早期,肝脏功能往往是够用的,所以人体很可能不会有明显异常。
很多患者,直到肿瘤大得把肚子都撑起来了,才发现是晚期肝癌。即便在这时,患者的肝功能都可能还正常。
总之,要确定有没有肝癌,还得靠平时的体检和进一步的检查。
虽然症状不明显,但肝癌也有自己的规律……

- 肝癌偏爱这7类人
肝癌偏爱的人身上往往有7个特点,分别是:
1、得过乙肝
在我国,约有 90% 肝癌患者感染过乙肝病毒。
外国跟我们有点不一样,在西方国家,感染丙肝病毒的肝癌患者更常见。
所以,严谨地说应该是:感染过肝炎病毒的人,都要多留个心眼。
2、有肝硬化
肝硬化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肝癌,尤其是已经查出肝硬化的患者。
3、家族中有肝癌患者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肝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遗传病」。
遗传病指的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简单地说就是父母遗传给孩子的,大多是先天的。
而肝癌的遗传性被称为「家族聚集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患有乙肝的妈妈,生孩子时把乙肝病毒也「传递」给了孩子。
不过也别太担心,就算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给孩子及时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很好地控制。
4、过了 40 岁更要注意
肝癌的高发年龄在 40 岁以后,分别是 40 岁以上男性和 50 岁以上的女性,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5、嗜酒如命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在此基础上完全有机会发展成肝硬化,进而发展成肝癌。
6、喜欢吃霉变食品
花生等食物霉变后,会产生黄曲霉素,这是种强致癌物,容易诱发肝癌。对于霉变的食物建议扔掉,不要去除了霉变部分继续吃,一定要吃新鲜卫生的食品。
7、长期服用某些特定的传统药物
长期服用某些特定传统药物的人,特别是含有马兜铃酸的传统药物,会诱发肝癌。
我国研究者曾经发现:有 47% 肝癌患者里面的癌细胞基因突变包含马兜铃酸导致的特殊基因突变。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应该马上停药,去正规医院治疗。
- 预防肝癌,这些事情一定要做
面对可怕的肝癌,我们可以做什么避免它的到来吗?
其实有很多: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烟酒,不超重,不滥用药物,不吃霉变食物;
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没打过的人尽快去接种,如果属于乙肝高风险人群,注意监测乙肝抗体,必要时补充接种疫苗;
积极治疗慢性肝病,包括慢乙肝、慢丙肝、酒精性肝病等,别因为「没感觉」就忽略它;
患有慢性肝病的人,注意定期体检通过肝脏超声、AFP(甲胎球蛋白) 等筛查肝癌。
肝脏无小事,希望每个人都远离癌症。
本文是车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