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如何诊断和治疗?
腹泻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症状,不仅见于肠道疾病,还见肠道以外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器官系统疾病,所以有腹泻症状的患者需要做的检查也就比较多。
一、概述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大于3次或粪便总量>200g,粪便稀薄(含水量>85%)或带有黏液、脓血、未消化的食物。慢性腹泻是指病程超过4周或长期反复发作的腹泻。
二、病因
慢性腹泻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病因可分为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两大类:
1、消化系统疾病
1)胃部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等;
2)肠道感染性疾病:肠结核、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肠道寄生虫感染;
3)肠道非感染性疾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多发性息肉、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放射性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等;
4)肠道肿瘤:肠道淋巴瘤、腺癌等;
5)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切除术后等;
6)肝胆疾病:各种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病、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
2、全身性疾病
1)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类癌综合征、糖尿病等;
2)其他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尿毒症等;
3)药物不良反应:利血平、甲状腺素、洋地黄类、考来烯胺、某些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等;
4)神经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三、临床表现
慢性腹泻大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型或呈稀水样。结肠感染性以及非感染性疾病导致者常常会伴有黏液或脓血,还可伴有腹痛和发热,直肠受累者常伴有里急后重感。
四、辅助检查
1、常规生化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离子、血糖、甲状腺功能、肿瘤系列;
2、胃病相关检查:幽门螺杆菌、胃镜;
3、结肠疾病相关检查:化验便常规潜血、便球杆比例,做肠镜;
4、小肠疾病相关检查:全腹(或小肠)增强CT、氢呼气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是否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4、肝胆胰疾病相关检查:肝功、AFP、CA199、肝胆脾胰腺超声等,如有异常需要补充查肝胆胰的增强CT或者是增强磁共振。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感染和过劳,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腹部避免受凉。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软食为宜,忌海产品、油炸食品、腌制品,忌生冷硬辣等刺激性食物。
2、对因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本文是黄玉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