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侯灵彤
侯灵彤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产科

今天一位复发性流产的孕妇说受凉后手指变蓝色,可能是雷诺现象,给大家说说普及一次雷诺现象

450人已读

雷诺现象又称雷诺综合征(RS),常见于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发病早期。目前该病并没有明确的发病机理,也无对应的特效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雷诺现象最早由Raynaud医生报道,并最终以他的名字命名。该病发病后患者皮肤会由苍白转成青紫,再由青紫变为潮红,伴随着手指发凉、发僵、运动困难或针扎痛等现象。



病患皮肤颜色(多发于手指脚趾处)变化既将该病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病期。在发病初期,病患的四肢处细小的动脉发生痉挛反应,皮肤内血流量随之急剧减少,皮肤开始变得苍白。一般发病时出现对称性扩展,从手指脚趾开始对称向手掌脚掌扩散,但一般不超过手腕或脚踝,伴随着手部或脚部温度降低,有麻木僵硬或针刺感。



发病中期,随着毛细小动脉功能的恢复,皮肤颜色开始恢复。但因为毛细小静脉仍然处于痉挛状态,毛细血管丛此时被缺氧血充斥,造成青紫现象。此阶段病患的自我感觉较轻。



发病末期,身体各处的血管功能均得到恢复,血管开始重新充血,此时病患会感到四肢末端肿胀或出现轻微的搏动性疼痛,但恢复较快。由于一开始的血液仍然含有较多无氧或缺氧血,皮肤颜色仍将保持紫色,不过逐渐地,病患的皮肤会恢复正常。


图片1.png

雷诺现象的三个阶段现象



对其发病机理目前医学界没有明确的定论,一般认为是由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引起的,也有学者认为该病由免疫系统紊乱或血小板凝聚反应增强引起。长期、反复发作容易引起溃疡、坏疽或出现手指脚趾变短现象。


bd845b93324597531d9bf626bc771bfc.png



一般温度明显的变化容易导致雷诺现象发病,在有过病史的患者应当由其注意秋冬季节的温度变化。


临床表现及特征

1.肢端皮肤改变、疼痛、麻木、无力,感觉障碍,甚至皮肤溃疡、关节畸形,骨质疏松。


2.受累手指常呈对称性,皮色变化多按4、5、3、2指顺序发展,拇指肌肉较多、血供比较丰富因而很少受累。


3.皮色变化先从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展,但很少超过腕部,大都发生在双手,足趾发病者少见。


分类:

1.原发性RS:女性(9%) >男性(6%) ,年龄<30岁,有家族聚集性,长期处于寒冷环境易发。


2.继发性RS:女性>男性,年龄> 30岁,动脉或神经损伤,外伤,化学物质(氯乙烯) ,高强度高频率手工活,药物(降压药、抗肿瘤药) ,吸烟,长期处于寒冷环境易发。见于以下疾病:

  • 风湿病:硬皮病(90%)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 职业性创伤:高频率振动性损害,如建筑工人、煤矿工人、打字员等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 神经系统疾病:视丘下肿瘤、脊髓肿瘤、脊髓炎和神经损伤等
  • 血液系统疾病:如冷球蛋白血症和红细胞增多症等


临床特点

1.发病时手指皮肤苍白,数分钟后转为紫绀,再由紫绀转为潮红,继而肤色恢复正常。一般由苍白转至正常约15—30分钟。当苍白和紫绀时,有指端麻木、刺痛、发凉、感觉迟钝。转为潮红时有轻度烧灼,胀痛。随肤色恢复正常而消失。

2.双手同时发病,且呈对称性。发自指末节、逐渐向全指和掌指扩展,但不超过掌面。

3.病久且反复频繁发作者,表现为手指皮肤变薄,紧缩、硬韧,伴有关节失灵或僵硬,甚则静息痛和指端溃疡。

4.患者常伴有情绪易激动、忧郁、伤感、多疑、失眠、多梦、周身痛无定处等精神症状。

5.常在寒冷季节或遇到冷刺激、或情绪刺激时发作。

6.多见于20~40岁女性。


在防护治疗方面,目前没有有效的对应性药物,但可以通过中医养生的方法防护。具体来说应当进食中医里面暖性食物,如姜水、大枣、萝卜、羊肉、奶制品等,由内而外地养护身体。同时,必须注意温度的变化。现在证明湿度变化也可能引起病发,应当尽量选择干燥温暖的地区生活。




情绪变化也可能导致雷诺现象的发作。过度操劳、焦虑、压力较大的工作者易发病。应当尽可能地调整心绪,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适度放松,都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发作或复发。



雷诺现象发病是系统性硬皮病的早期现象,应当引起病人和家属的足够重视。如果治疗不当或延误,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侯灵彤
侯灵彤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