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必须知道的“黄金排便”时间
便秘是很令人痛苦的一个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便秘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要想不便秘,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指南都提醒大家应该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而保持良好的排便时间的前提是:你要知道排便的正常规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黄金排便时间”这一规律的话题。
每天排便几次最好?
正常的粪便频率为1天1次,且应守时避免不规则而致功用失调(如便秘、痔疮等),最好是在上午进行——因人在夜间发生的废物最多。3-5天才去一次粪便的归于便秘,那排出的也即是宿便。
排便时间多久最好?
排便最好时刻为3-5分钟,因排便时肛门邻近血循加速,过久则会使血液在该处停留,而这恰是痔疮的致病要素。故排便时不能有杂念或从事其它活动如看报、玩手机等,因这么会按捺排便中枢并涣散其所需的血流量,然后大大延伸排便时刻。
大便的行程是怎样的?
大便形成后,通过结肠肌肉的袋状、分节、多袋等多种形式收缩和蠕动,将大便缓慢地由升结肠推向横结肠、降结肠,最后临时贮存在乙状结肠内。粪便在大肠内停留9~16小时,水份和电解质等被逐渐吸收,由糊状残渣转变为成形的大便。
而由于有些患者刻意忍便,或者因肛裂疼痛、痔疮、惧怕排便等因素影响,延误最佳排便时间,成形的大便在直肠壶腹内堆积,水分被肠道过分吸收导致便秘乃至嵌塞,从而导致了排便困难和粪便嵌塞的发生。所以要定时排便,以免大便干燥、嵌塞。
排便的四次“黄金时间”
专家表明,吃进体内的东西通常在12小时以后排出,早上和吃完东西以后排便最适合。
早晨起床后重力作用产生的重力体位反射,以及人进食后产生的胃结肠神经反射,都可以引发结肠蠕动增速,从而使得结肠产生巨大的集团运动。此时,集团运动产生的蠕动波会以10cm/小时的速度、把乙状结肠内的粪便推进入了直肠,最终诱发排便活动。
所以说,晨间起床后重力体位反射和三餐后胃结肠神经反射,是诱导排便神经反射的重要时间节点。具体来说就是:起床后、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是人最容易产生便意感的四次“黄金排便时间”。
忍便不排的后果
排便动作是受大脑皮层有意识的控制的,注意每日排便的“黄金时间”到来时,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便意感——有便意感就应该及时排便,切勿忍便。经常地、主动地抑制排便,直肠对粪便刺激的反应性就会降低或消失,从而容易发生便秘。
无论工作多紧张,也不能忽视每天四次的“黄金排便时间”,不要当便而忍。否则,经常忽视便意或强忍不便,会使直肠感受粪便的功能下降,从而容易引起直肠性便秘!
本文是何声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