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也曾患此病——带你了解偏头痛
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可是个大人物,但是你知道吗,他长期有复发性的剧烈头痛,现代专家结合资料分析,曹操很可能患有偏头痛。

一、概述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患病率为5-10%。

二、发病因素
偏头痛具有遗传易感性,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容易发作,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提示内分泌和代谢因素可引起偏头痛的发病。

环境因素也参与偏头痛的发作。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铵的肉类和腌制食品、含苯乙胺的巧克力及口服避孕药、硝酸甘油等可以诱发。
另外,强光、过劳、应激及应激之后的放松、睡眠过度或减少、禁食、紧张、情绪不稳等也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
三、临床症状
无先兆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约占80%。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搏动性。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声光、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本型偏头痛常与月经有明显关系。

有先兆偏头痛,约占偏头痛患者的10%。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可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打哈欠等前驱症状。在头痛前或头痛发生时,常以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先兆,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和运动的缺损或刺激症状。活动能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可缓解头痛。头痛可持续4-72小时,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烦躁、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后常可好转。

其他类型还包括视网膜性偏头痛,常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等。
就诊时根据偏头痛发作的类型、家族史和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可作出临床诊断。部分情况需要和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痛性眼肌麻痹、症状性偏头痛和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相鉴别。
四、治疗
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加强宣教,帮助患者建立科学、正确的防治观念和目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并避免各种偏头痛的诱因。药物性治疗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具体需根据医嘱用药。

大多数偏头痛患者的预后良好。偏头痛可随年龄增长而症状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可在60-70岁时偏头痛不再发作。

曹操早年头痛的记载符合偏头痛的表现,但晚年头痛愈烈,甚至出现幻觉。后人推测曹操此时不是单纯的偏头痛了,更可能已经是脑肿瘤。当华佗提出“以斧开颅,取出风涎”的治疗方案时,曹操猜疑华佗要害他,致使一代神医冤死狱中,一线生机就此断绝。真是可悲,可叹!

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敬请关注“钟书医生”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