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任美玉 三甲
任美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长文:想要验配角膜塑形镜,请先了解这些——

1040人已读

WechatIMG465.jpeg

前几天帮朋友翻译了一份角膜塑形镜应用知情同意书,摘取了文章其中的一部分(已获得对方知情同意并声明原创)并进行了改动,主要是角膜塑形镜的基础理论和注意事项,帮助大家在验配之前进行简单的了解。有问题,请留言。

1. 近视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

美国:2010年,总人口的42% (是1972年的2倍)

欧洲:2010年,总人口的35%。

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80%,并仍在快速增长。

世界范围:2010年,14.5亿(总人口的25%),到2020年,预测将达到25亿(总人口的33%)

2. 近视的影响因素

近视的父母更有可能养育近视的孩子,但遗传基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非之前想象的那么重要。

近距离工作和阅读的时间长

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比乡村或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更易患近视。

缺乏户外亮光下的活动

眼球周边远视离焦是近视进展的一个因素

3.近视是白内障、视网膜脱离、黄斑退行性变以及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

在300度的近视眼中,发生后囊下白内障的风险是正视眼的3倍,发生视网膜脱离和近视性黄斑病变的风险是正视眼的9倍。一旦孩子的近视度数达到500度,发生白内障的风险增高到5倍于正常眼,视网膜脱离风险为21倍,近视性黄斑病变的风险为40倍。这些数据表明,相比正视眼,任何生理水平的近视都不可能是“安全”的近视。

近视眼发生青光眼的风险为正视眼的2-3倍。

4. 预防孩子近视加重,我们能做什么?

目前可选择的近视控制治疗方式

(1)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氧型角膜接触镜,可以控制角膜形状的改变从而消除角膜的屈光不正。夜间佩戴入睡,醒来摘掉镜片后仍旧可以保持全天候的清晰视力。

用于近视控制的角膜塑形镜经过特殊设计,中央为较小的光学区(治疗区),重点在于制造一个较大的周边近视区域以中和眼球的周边远视,以防止眼球增大变长,从而控制近视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是控制儿童近视长期进展的最好方法。

(2)多进行户外活动

许多研究表明户外明亮的光线可以促进正视化,并降低近视的发展。建议孩子每天至少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

(3)多焦点日抛型角膜接触镜

由于独特的非球面光学特性和更多种的可附加度数,多焦点角膜接触镜能够中和周边的远视,因此能阻止眼球变长,控制近视发展。在存在1.0D以内的散光眼中,这种镜片依旧能够提供满意的视觉质量。由于可附加镜片种类较多,即使是刚刚开始近视或者度数较低初始配镜的低幼儿童,也可以选用这种镜片进行矫正。

(4)低浓度0.01%的阿托品滴眼液

研究表明,调节疲劳与儿童近视相关,研究者曾尝试局部应用阿托品麻痹眼部的调节机制以控制近视发展。研究表明,阿托品滴眼液应用1年,可明显降低近视进展的度数,但之后其作用逐渐减弱。此外,如果停药一段时间,近视度数会有快速的反弹,可能会导致儿童的近视度数明显高于用药初期。

5.角膜塑形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如图,可以简单理解为:绿色和蓝色为角膜扁平区,橙色至红色为角膜陡峭区)

角膜塑形术是如何控制近视加深的?

6.影响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效果的复杂因素:

· 系统性疾病(未经控制的糖尿病是所有角膜接触镜的禁忌症)。

· 眼部疾病(圆锥角膜,以及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眼部感染史是角膜塑形镜的相对禁忌症,但早期圆锥角膜也可以用硬性角膜镜进行治疗,需要医生进行评估)

· 角膜外伤,接触镜过度佩戴综合征,以及一些角膜手术史。

· 目前年龄、近视或散光的发生年龄。

· 目前的近视或远视以及散光度数。

· 角膜曲率,不对称性,不规则性,和散光。

· 怀孕(可能引起视力的波动)

7. 潜在风险

如果病人不能承担一定程度的责任和风险,任何一种治疗都无法实施。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您也许决定不接受它,而选择如下各种替代治疗方式:框架眼镜,软性或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触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角膜基质环植入术(INTACS),晶状体取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等。但如果您考虑选择角膜塑形镜,请了解如下风险:

风险及并发症:

· 镜片感觉:多是由于眨眼时上眼睑与镜片上缘接触摩擦导致,一般闭眼后可消失。这种感觉一般在治疗开始后的几周内即可明显减轻至消失。

· 视物模糊:佩戴镜片的第一天,摘掉镜片后能够体验到的视力提高效果也许并不完全,而且很有可能在几个小时后就会消失。典型的表现是随着时间推移,每天视力保持的时间都在延长,第7天达到完全的视力矫正效果。在矫正过程中,会感觉原先佩戴的眼镜度数过高,但由于角膜塑形镜在设计时嵌入了你原先的眼镜处方,为快速达到完全矫正效果,也可以白天佩戴。如果某一天晚上睡前忘记佩戴,醒来后佩戴几小时进行矫正也完全没问题。

· 过矫/欠矫:虽然轻度过矫是一种最理想结果,但角膜塑形治疗也存在引起明显症状的过矫或欠矫风险。通常发生于治疗开始后的前几周,继续治疗几周会自行消失。过矫的症状包括阅读近处小字会更加吃力甚至看不清。若欠矫或过矫症状不能自行消失,可能需要医生为你重新设计定制新的镜片。

· 老花眼/单眼视:老花眼是眼内晶状体的正常老化,需要用老花镜进行辅助阅读,一般始于40岁左右。即使你现在并不需要双焦点眼镜或花镜,不管用不用角膜塑形术治疗,你最终都会用到。角膜塑形术并不阻断自然衰老的过程。角膜塑形术最终完全矫正远视力,意味着近处阅读便需要花镜。一种解决办法是单眼视,即一眼看远一眼看近。如果脱镜后要获得较好的近视力,那就需要权衡,可能会有轻度远视力降低。夜间驾驶可佩戴矫正眼镜,提高看近的那只眼睛的远视力。同样,偶尔阅读近处的小字或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可佩戴花镜对看远的那只眼睛的近视力进行矫正。

· 其他视觉并发症:看见灯光周围出现光晕和光条纹可能是未矫正的近视、散光、和瞳孔直径大于光学区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现象通常是暂时的,一般1月内可以完全消失或变得不易觉察。中央区不能完全覆盖瞳孔的镜片可能导致视物变形或单眼复视(阴影或视物成双),这种现象一般不能自行消失,必须重新设计镜片,以提高视力维持角膜健康。

· 上皮擦伤/炎症:角膜最表面的一层称为角膜上皮,下列这些情况下,偶尔可能会发生角膜上皮的浅层擦伤或发炎:眼球和镜片之间存留一些碎屑;镜片表面变得不光滑;眼干、空气干热导致泪液变得粘稠或季节性过敏而使镜片紧紧贴附于眼球;应用某些药物导致泪膜破坏眼表干燥;镜片出现不应有的位置偏心导致摩擦部分角膜等。典型的角膜擦伤会引起轻到中度眼部不适,伴随畏光,但一般除了暂时停止佩戴塑形境外无需其他治疗,一般第二天眼部不适就会消失,7天内就会完全愈合。典型的炎症一般会引起轻到中度眼部不适,伴随畏光,可能需要滴1-4天的抗炎激素滴眼液。炎症性还是感染性的角膜炎也可能较难区分,因此一旦发生眼红、异常的分泌物增多、或是存在几个小时以上的眼部不适,请尽快来复查。

· 感染: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感染风险非常少见。硬性高透氧的镜片由致密的塑料制成,具有抗粘液、蛋白和细菌粘附的特性。软性镜片有更多气孔,可能更易粘附粘液、蛋白以及细菌。佩戴过夜的所有镜片都比日间佩戴的镜片感染风险高,持续性佩戴(全天)镜片风险最高。眼部感染的最主要原因是卫生状况不佳和镜片盒受到污染。因此,我们建议您在用手接触镜片前要彻底洗手,并且每3月更换镜片盒(或煮沸消毒5分钟)。角膜感染会造成永久性瘢痕形成,视力下降,若不加治疗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行角膜移植手术。结膜感染相对较轻,但不治疗会加重。一旦发生结膜感染,立刻应用医生开具的抗生素滴眼液,一般3-7天会完全康复,没有任何永久性副作用。谨遵镜片护理医嘱,并及时更换镜片,可避免感染。

· 视力回退:尽管目前普遍认为角膜塑形术能够减缓或阻止近视进展,但在治疗中如果眼球持续增长,您仍有可能会出现视力的下降。如果不能坚持每晚佩戴镜片,或发生治疗中断,视力回退更易发生。如果未经任何治疗,近视一般进展到25岁左右,因此在眼球和视力发育稳定之前,不能放弃有效治疗。角膜矫形不是一种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治疗。

· 不可预知并发症:任何治疗,罗列出所有的并发症是不可能的,角膜塑形术也是。因此可能存在上述并发症之外的其他风险。

8.其他一些关于近视,角膜塑形术,和近视控制的资源:

近视的预防和控制

www.myopiaprevention.org/index.html

关于视力-近视控制的内容

http://www.allaboutvision.com/parents/myopia.htm

角膜塑形术网 www.ortho-k.net/

9.随访:

在开始的2-3天内,佩戴者可能会有轻度的异物感、不适、以及不能维持全天候的清晰视觉。一般1周后随访时,这些不适症状均已消失,佩戴者已经能够维持全天候的清晰视觉。开始,睡眠时间可能会影响塑形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睡眠时间带来的差异会消失。每晚睡眠时间6-8小时可以达到最好的塑形效果。睡眠姿势(仰卧,侧卧,或俯卧)一般没有影响。

控制孩子的近视发展需要家长的付出和积极参与,才能获得并保持成功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佩戴后1月,3月需要常规随访复查,6月有可能需要再复查一次,之后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近视状态评估和镜片更换。随访是了解每个阶段孩子视力发展和健康状态的必要程序。每次随访前,请确保孩子每晚佩戴镜片至少连续7天,另外,确保每次随访都携带镜片!如果孩子感觉到眼睛疼痛,异常眼红,或畏光,停止佩戴塑形镜,并立刻至医院就诊。

每年近视状态评估:

近视控制不是“一次治疗,高枕无忧”,而应该是在眼球停止生长之前的持续性治疗,这个时间一般是在23-25岁。近视控制不仅仅是孩子无需再日间佩戴眼镜,而更多的是试图阻止他们的眼球进行性增长,以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如青光眼、视网膜裂孔、视网膜撕裂和脱离等诸多其他眼病的风险。

很难准确定义“成功的近视控制效果”,是因为我们无法得知

1- 如果不进行治疗,病人的近视可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者

2- 正在戴的镜片是否是可达到最好近视控制效果的最合适镜片

目前有两种方法评价治疗效果:

1- 停戴塑形镜1月,比较此时的屈光度和初始屈光度的变化。但可想而知,大多数病人并不愿意中断治疗然后重新开始。

2- 比较每年屈光度和视力(裸眼及矫正视力)直到治疗结束。此方法无需中断治疗,大多数人容易接受!因此每次随访,都要把镜片带来!

研究表明,角膜塑形术50-100%的降低近视的发展,因此,如果您的孩子近视度数每年加深-1.00D,那么经过近视控制治疗,这个数值降为-0.50D,即为50%的降低。如果您的孩子近视度数每年加深-1.50D,那么经过近视控制治疗,这个数值降为-0.50D,即为66%的降低。治疗过程中如果孩子近视度数每年加深超过-0.50D,建议重新设计镜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连续几年不论戴或不戴镜片,孩子的视力均无变化,那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近视的发展已经停止。尽管完全阻止近视发展是目标,但角膜塑形术仍不能保证每个孩子的近视都能100%达到这个目标。若每年近视度数加深≤ -0.50,即认为近视控制结果成功,若达到≤-0.25 D,则近视控制效果堪称完美,也是大多数病人的治疗效果。

每年更换镜片:

所有的接触镜片在正常佩戴时都会产生划痕、有害沉积物和变形。相关研究表明镜片使用约1年后角膜健康问题和视力下降开始显现,因此请每1-2年更换镜片,以免孩子的眼睛承受严重感染风险!


任美玉
任美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