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虚”怎么补?
肾虚、补肾,似乎是中国人特有的健康问题,更是男性患者在男科门诊上经常向医生提出的疑问。
“医生,我腰痛,我是不是肾虚啊?”
“医生,我晚上老起夜,是肾虚引起的吗?”
“医生,我同房时间短,硬度也不够,我该怎么补肾呢?”

痛也“肾虚”,尿也“肾虚”,短也“肾虚”,软也“肾虚”,对补肾如此执着的男性患者们,真的肾虚吗?
一、现代医学中的“肾”与中医学中的“肾”
现代医学认为,肾是位于腰椎骨的两侧的蚕豆状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主要有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维持电解质平衡、生成尿液、排出体内废物以及内分泌等功能,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重要器官。
中医学中的“肾”与之相通,却不尽相同。中医认为,肾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主水和主藏精。肾者主水,即类似于现代医学中肾排泄水液的功能;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壮、老、已与肾的精气盛衰密切相关;主生殖,肾中精气化生天癸促进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维持生殖机能。
二、你认为的“肾虚”是真的肾虚吗?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腰痛、尿频、早泄等男科常见症状与肾的关系并不大,那为何诸多男性患者却时常受到“肾虚”的困扰呢?
那是因为,中国人常说的“肾虚”,更多的是指一种“文化病”,这种观点的背后其实是中国人对生殖的重视和对精气丢失的担忧。我们的传统观念、各类保健品广告等以“肾虚”为卖点的宣传无一不在进一步固化这种认知。所以当患者出现身体不强盛,精神不充沛等一系列症状时,自然而然的首先想到的就是“肾虚”。

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论述过肾气演变的规律:“丈夫八岁,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由此可见,男性从青春期到青壮年时期的身体机能是渐趋强壮和成熟的。
因此,青壮年男性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出现劳累、疲乏、腰酸软、以及生殖机能下降等诸多看起来好像是“肾虚”的症状时,往往是由于不规律的作息起居、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此时患者所希望的“补肾”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期望单纯依赖药物代替规律运动、健康饮食、早睡早起等方法对机体进行调节,是传统观念影响下对于机体功能下降的一种惰性心理安慰而已,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肾虚,也无需补肾。
三、肾虚为什么不能随便补?
青壮年男性正气充盛,即使患病,也是以实证居多,很少有真正的肾虚。中老年男性若出现尿频、遗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症状,还应当由专业医师结合舌脉综合判断,才能诊断是否为肾虚。
当中老年男性患者出现肾虚时,首先应当正视这个问题,用正确的心态接受因年龄增长而带来的身体上的变化,不必对机体的生理性衰退产生过多的焦虑与担忧。
其次,不建议患者自行购买各种补肾的中成药或保健品长期口服,因为肾虚还要辨别肾气亏虚与肾精亏虚,肾气亏虚之下还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若是不加辨证随意服用补肾药物,不仅不能缓解症状,甚至可能与治疗目的南辕北辙,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建议患者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遵医嘱服药。
再次,“吃啥补啥”“以形补形”等民间说法也不可尽信。动物肾脏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适量食用尚有益处,长期多食反而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升高、肥胖等健康问题。而且至今为止,也仍未有科学证据表明那些民间偏方中所提到的韭菜、狗肉、虎骨等动植物具有补肾壮阳之功效。
综上,肾虚并不是不能补,而是要在补肾之前确定自己是否是真的肾虚,是哪种肾虚,以及应当在正规医院、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遵医嘱科学、正确的补肾。

本文是张太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