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坚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为什么会得子宫腺肌症?

发表者:唐志坚 人已读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月经过多(甚至致严重贫血)、痛经和不孕,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子宫腺肌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为7%~23%。子宫腺肌病的病因不清,目前仍无良好的临床分型,治疗手段有限,主要分为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那为什么会得子宫腺肌症呢?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子宫腺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多样化,目前并无单一学说可以解释此复杂病症。主要的发病机制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子宫内膜基底部内陷及组织损伤修复学说:该学说可以解释临床上子宫腺肌病大部分好发于已生育、多产或有多次宫腔操作史的妇女。所以,尽可能减少多次人流刮宫等手术是有助于减少子宫腺肌症的发生。

2. 苗勒管遗迹化生及成体干细胞分化学说:该学说可以解释本病部分见于年轻、无婚育史、无宫腔操作史的妇女以及某些子宫浆肌层局限性病灶其周围合并存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节的情况。该学说认为,子宫腺肌病起源于子宫肌层内的胚胎多能干细胞化生,包括苗勒管遗迹化生、来自经血逆流时种植在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上皮祖细胞和子宫内膜间质祖细胞分化。因此,也有部分患者得这病天注定,难以预防。

3. 炎症刺激学说:子宫腺肌病病灶中高表达炎症因子及神经源性介质即神经生长调节因子,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本病的发生和进展。该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子宫腺肌病的疼痛及异常出血机制,在位内膜的炎症因子表达异常升高也部分解释了子宫腺肌病继发不孕的机制。所以,子宫腺肌症患者不容易怀孕也跟它的病灶中生成大量的炎症因子有关。

4. 其他:可能的机制还有上皮?间质转化学说、血管生成学说、遗传学说、免疫学说等。


本文是唐志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