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师给你提个醒,这17类药物可引起高血压!
Gcplive 好医术心学社 2022-03-19 06:10来源:药评中心
药物性高血压是指常规剂量的药物或该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血压升高,当血压>140/90mmHg时即考虑药物性高血压。
原则上,一旦确诊高血压与用药有关,应该尽量停用这类药物,换用其他药物或者采取降压药物治疗。
1.甘草类
常见药物
甘利欣 生胃酮
升高血压机制
●抑制11β_羟类固醇脱氢酶的活性,提高内源性皮质激素水平
●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
●抑制组胺的合成及释放
治疗
利尿剂 CCB ACEI(ARB)
温馨提示:
甘利欣(甘草酸二铵):主要用于伴有谷丙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生胃酮(甘珀酸钠--甘草次酸的半琥珀酸酯二钠盐):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2.非甾体抗炎药
常见药物
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塞来昔布
升高血压机制
●水钠潴留
●降低前列腺素的含量
●肾脏损伤
治疗
CCB
ACEI(ARB)
温馨提示:
非甾体抗炎药可减弱降压药的作用。
对于一些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进一步减退。
3.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
常见药物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升高血压机制
水钠潴留
严重心衰者慎用
温馨提示:
罗格列酮:水肿发生率为4.8%,与胰岛素合用时为15.3%。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导致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
4.麻黄素类
常见药物
麻黄素滴鼻剂;麻黄素与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配伍
升高血压机制
●直接激动肾上腺素α和β2受体
●间接促进NE神经递质的释放
●较显著的中枢兴奋作用
治疗
α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温馨提示:
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麻黄的中成药。
5.β2受体激动剂
常见药物
沙丁胺醇、班布特罗、特布他林、氯丙那林
升高血压机制
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心率加快等),心脏迷走神经抑制,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
治疗
慎用于嗜铬细胞瘤或甲状腺功能亢进
温馨提示:
β2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哮喘,常见不良反包括震颤、头痛、心动过速等。
6.茶碱类
常见药物
氨茶碱、多索茶碱、二羟丙茶碱
升高血压机制
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温馨提示:
茶碱类可致心律失常,可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恶化。
茶碱与麻黄碱合用可使毒性增强。
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可降低茶碱清除率,增高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
7.左甲状腺素
常见药物
优甲乐、雷替斯、加衡
升高血压机制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温馨提示:
老年、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心肌缺血或糖尿病者,应从小剂量开始,给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否心率加快、心律不齐、血压改变。
8.催产素
常见药物
催产素
升高血压机制
大剂量使用时出现抗利尿作用
垂体后叶素
升高血压机制
●收缩小动脉
●促使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温馨提示:
垂体后叶素:含催产素和加压素,主要用于肺、支气管出血(如咯血)、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并适用于产科催产及产后收缩子宫、止血等。
9.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
常见药物
呋喃唑酮、利血平、异烟肼、三环类抗抑郁药
升高血压机制
拮抗单胺氧化酶及其他酶类,不利于细胞内外的儿茶酚胺的灭活而使血管收缩作用增强
治疗
α受体阻滞剂
温馨提示:
呋喃唑酮:目前只能用于难以根除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利血平:北京降压0号、降压乐等传统复方降压药的成分之一。
10.抗震颤麻痹药
常见药物
左旋多巴
升高血压机制
刺激突触后膜的多巴胺受体发挥抗震颤麻痹作用同时有升压作用
温馨提示:
多巴丝肼是左旋多巴与盐酸苄丝肼的复方制剂,也可升高血压。
11.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
常见药物
环孢素A、他克莫司
升高血压机制
●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
●血容量扩张时利尿反应迟钝
●NO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和内皮素释放增加
●阻断神经钙蛋白后肾交感神经传入神经被激活
治疗
CCB(可能增加血环孢菌素浓度)
多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含氯压定)
12.促红细胞生成素
常见药物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升高血压机制
●血管收缩与细胞内的钙稳态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合成
●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学机制
治疗
首选CCB或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降压不敏感
13.雌激素类
常见药物
升高血压机制
治疗
雌二醇、尼尔雌醇、结合雌激素、孕三烯酮、去氧孕烯炔雌醇
升高血压机制
●水钠潴留
●RAS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胰岛素抵抗
利尿剂
ACEI(ARB)
β受体阻滞剂
温馨提示:
倍美力(结合雌激素片);内美通(孕三烯酮胶囊);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14.孕激素类
常见药物
安宫黄体酮、炔诺酮、醋酸甲羟孕酮
升高血压机制
大剂量用药会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
温馨提示:
炔诺酮:用于月经不调、子宫功能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单方或与雌激素合用能抑制排卵,作避孕药。
醋酸甲羟孕酮:可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还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晚期乳腺癌。
15.雄激素
常见药物
甲睾酮、苯丙酸诺龙、康力龙
升高血压机制
●诱发红细胞增多症
●影响钾离子通道和雄激素受体的调节,导致氮、钠、钾、磷的潴留和胰岛素抵抗
16.糖皮质激素
常见药物
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
升高血压机制
糖皮质激素具有盐皮质激素活性,可引起水钠潴留等
注意血钾变化
治疗
利尿剂
CCB
ACEI(ARB)
17.麻醉药
常见药物
氯胺酮、地氟烷、七氟醚、纳洛酮
升高血压机制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α受体阻滞剂
氯压定、地尔硫卓
利他林、苯丙胺、可卡因
促使多巴胺和NE从神经末梢释放并阻断其回收,使相应的突触部位含量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
治疗
α受体阻滞剂
维拉帕米
硝酸甘油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