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你认识肺孢子菌肺炎
近几十年来,随着艾滋病人群的逐渐增大,以及器官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肺孢子菌肺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本文将仔细的对这种疾病进行介绍。
肺孢子菌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大量繁殖而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低热、干咳和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情况下可以发生呼吸窘迫,出现呼吸衰竭,单纯依靠吸氧不能达到缓解,只有通过病因治疗才能得到缓解。肺孢子菌肺炎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致死病因之一,在艾滋病患者中发病率可高达70%-80%,非HIV感染者也可以发生肺孢子菌肺炎,主要出现在器官移植、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的患者中。
肺孢子菌是一种特殊的真菌,我们常见的抗真菌药物对其没有治疗效果。肺孢子菌广泛寄生在人体及其他多种哺乳动物的体内,它的整个繁殖周期都可在同一宿主体内完成。肺孢子菌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对干燥、日光及紫外线耐受性强,对甲醛比较敏感,60℃下1小时可以杀灭。
肺孢子菌肺炎的传染源为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及健康带菌者,健康人的呼吸道本来就常有肺孢子菌存在,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肺孢子菌就容易被激活而发病。肺孢子菌肺炎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来传播的,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比如艾滋病、白血病、淋巴瘤及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肺孢子菌肺炎的潜伏期多为1~2个月,起初症状很轻微,也不典型,后面病情快速进展,症状典型。症状和体征分离是肺孢子菌肺炎的重要特征,表现为缺氧症状很重,但肺部体检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做胸片或胸部CT检查也看不到明显病变甚至是没有病变,少数患者可以多次复发,特别是艾滋病患者。
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具体方案包括:(1)减少耗氧,保证氧供,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减少或者停用免疫抑制剂。(2)病原治疗。(3)激素治疗。(4)艾滋病患者应尽早进行抗HIV治疗,通常在启动肺孢子菌肺炎治疗的2周内。
肺孢子菌肺炎的预后取决于基础疾病情况及治疗是否及时,比如艾滋病患者一旦发生肺孢子菌肺炎,则呈进行性恶化,如果没有有效治疗,则死亡率可高达100%,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抗病原治疗,则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预防肺孢子菌肺炎的关键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案应个体化,避免免疫过度抑制。对于已经确诊的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并做好房屋的通风和消毒。对于免疫力低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L)的成人和青少年,包括孕妇及艾滋病患者应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预防治疗,如果对该药不能耐受或者过敏,可以使用氨苯砜来替代。
总之,肺孢子菌肺炎是一种致命的机会性感染,需要特别引起重视,要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改善预后。
本文是刘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