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妈妈”产后的甜蜜烦恼
产后42天,小高抱着小宝宝前往医院进行产后复查。除了产科和儿科门诊,预检的医生特意嘱咐小高要到“妊娠期糖尿病产后随访门诊”就诊。小高这才想起,怀孕中期在“喝糖水”的检查中,因血糖高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她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还用过胰岛素。分娩后,她在医院监测血糖都正常,医生说可以停用胰岛素。这段时间小高在家“做月子”,为了哺乳,每天吃很多东西,早把血糖的事抛在脑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血糖会再次超标吗?
妊娠期高血糖包括孕前糖尿病 (PGDM)、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GDM)。那么三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孕前糖尿病(PGDM)是指孕前就确诊的糖尿病。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DM)也称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指孕期任何时间发现的血糖升高且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具体是指空腹血糖≥7.0 mmol/L或喝完75g葡萄糖后2小时的血糖≥11.1 mmol/L,或有明显口干、多饮、多尿症状,且随机血糖≥11.1 mmol/L,符合其中一条即可诊断ODM。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血糖异常升高,但是升高的血糖水平还没达到糖尿病的程度,占妊娠期高血糖的83.6%, 可以在妊娠期任何时间做的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来明确。服用75g葡萄糖之前的空腹血糖≥5.1mmol/L但是小于7.0mmol/L,喝完75g葡萄糖后1小时的血糖≥10.0 mmol/L,喝完后2小时的血糖大于等于8.5mmol/L,但是没有达到11.1mmol/L,以上任何1个点的血糖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GDM。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空腹血糖随孕期进展逐渐下降,孕早期单纯空腹血糖>5.1mmol/L不能诊断GDM,需要再随访。

DM是今后发生糖尿病的后备军,有研究显示约18%-50%的GDM患者在分娩后5年内会进展为糖尿病,因此所有GDM患者在产后4-12周需要再进行喝糖水检查。那么哪些GDM患者容易在产后出现血糖升高?第一是孕前、孕中及产后肥胖,第二是妊娠时年龄超过35岁,第三是具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者有既往GDM史,第四是诊断为GDM时孕周早,第五是孕期血糖高,需要胰岛素治疗。有上述情况的GDM患者产后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更需要长期随访,监测血糖,并早期干预。
“糖妈妈”若产后出现血糖异常,也不要过于担心。大部分患者均为轻度血糖升高,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之前,早期干预,预后良好,甚至可逆。并非所有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若血糖轻度升高,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饮食控制、适当注意运动)即可较好地控制血糖。但如果“糖妈妈”产后检测血糖水平已进入糖尿病期,且在生活方式改善基础上血糖仍未达标,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启动药物治疗。若“糖妈妈”在哺乳期,胰岛素则成为唯一的治疗用药。此外“糖妈妈”们若准备再次受孕,需提前将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更换为胰岛素,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方可受孕。同时“糖妈妈”也要注意关注产后血脂和体重,这些项目超标也容易出现产后高血糖。



鉴于慢性高血糖的隐匿性和危害性,而GDM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此每一位“糖妈妈”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小生命呱呱坠地之后,千万不要忽视了产后的血糖水平,产后需继续对血糖水平进行追踪随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进行长期的追踪随访,为她们保驾护航,降低远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的风险。

本文是王育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