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固定架的调节方法
矫形外科手术经常需要配合外固定架的使用,在此为大家介绍几种我科常用的外固定架的使用调节方法,供各位患者参考,避免调节失误。
1.六轴空间外固定架的调节:标准的六轴外固定架包含1-6号(旋钮附近有标识卡环,1-6依次为红橙黄绿蓝紫)六根调节杆,这六根杆的调节需要严格按照医生出具的调节处方调整。每一根调节杆上都有长度的刻度,每一小格代表1毫米,调节旋钮上有一个箭头,沿箭头方向调整一整圈(360度)读数就增加1毫米,逆着箭头方向调整一圈,读数就减少1毫米。一般建议将每天需要调整的量分成四次调整,比如今天需要将1号杆从145调成147,那么可以三餐前和睡前每次沿箭头方向旋转半圈,睡前需要将六根杆的实际读数和处方进行比对,以保证调整没有出现差错。即使调节不困难,也不建议一次将读数调整完,因为每天分成四次或多次调整更有利于新生骨的生长。调节杆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杆,另一种是快装杆,快装杆有个滑块滑,下滑后可以随意拉长或缩短杆的长度,滑上后可以再次锁死。对于部分关节部位矫形的患者(比如马蹄足或膝关节屈曲挛缩)可能需要定期打开滑块进行关节活动,以防止关节粘连,此时需要使用此滑块。对于截骨患者不需要滑下此滑块,可以用近端的保护旋钮旋转贴近滑块,可以防止滑块意外松动后杆的长度变化。
2.伊利扎洛夫(llizarov)环式外架的调节:医生会建议每一个调节旋钮每天的调节速度,一般也是一圈一毫米,每调节6个面为一圈,每天可以分为四到六次调整。注意方向不要调反,自己需要定期评估畸形改善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需及时联系医生,以防调节方向或数量出错,对于进行肢体延长或骨搬运的患者可定期用尺子检查最近端和最远端环之间的距离,避免误差过大,导致肢体变形或骨段偏斜。
3.单边外架的调节:用内六角扳手将滑动块的旋钮拧松,然后用扳手调节延长旋钮,通常每次旋转60-90度,每天调节4-6次,需根据医生的调节建议,调整完毕后再将滑动块的旋钮拧紧。自己需要定期用尺子检查最近端和最远端的固定针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延长的顺利进行(偏差1-3毫米属于正常现象)。
儿童患者肢体延长过程中,因儿童成骨速度较快,术后5天开始调节外固定架时一般需要加快调节速度,避免截骨处提前愈合,一般每天调节1.5-2圈(9-12面),每延长1cm拍片,发送医生,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接下来的调节速度;年龄偏大患者因成骨较慢,术后一般7-10天开始调节外固定架,每天调节不超过1mm(4-6个面为宜),每延长1cm拍片,发送医生,后根据成骨情况决定调节速度。
谢谢阅读,祝您早日康复!
本文是王执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