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瘫患儿膝过伸的症状有哪些康复训练方法?
膝过伸:表现为患儿膝关节过伸展,膝盖下陷,行走时患儿屈曲膝关节困难。
引起膝过伸的原因有:
1、尖足:患儿有尖足症状,当脚后跟着地时而代偿引起膝过伸。
2、张力、肌力:大腿前的股四头肌肌张力高或腘绳肌肌力弱引起。
3、健侧代偿:由于患侧姿势变化而引起健侧膝过伸代偿。
4、膝关节:膝关节周围肌力不足或者韧带松弛而引起膝过伸。
5、屈髋:由于患儿屈髋而使重心不在垂直线上,为保持身体平衡而膝过伸代偿。
6、肌力:下肢整体肌力低,为支撑上身而代偿引起膝过伸。
7、过度牵拉:足背屈牵拉过度,使踝和膝关节控制力差引起膝过伸。
脑瘫患儿出现膝过伸的康复训练方法:
1、踩单车训练:即是肌力训练也是运动、感知觉训练,注意坐位高度要使患儿膝盖保持一定的屈曲。
2、蹲起:适量进行蹲起是下肢的肌力训练(注意膝关节不要完全伸直),也可以提高膝关节的控制力。
3、站立训练:家长取坐位并屈曲一膝关节,患儿在前,两腿分开站于屈曲一侧膝关节上,家长扶持患儿膝关节使其保持稍屈曲。
4、屈伸训练:患儿仰卧或俯卧位,然后进行被动屈曲伸展训练。
5、修正异常:修正尖足、屈髋、骨盆前倾等异常,使重心正常。
6、扣击:站立或俯卧并扣击膝盖后的腘窝,即提高膝关节的韧性又使膝关节保持一定屈曲
7、平衡肌张力:轻按揉大腿前的股四头肌降肌张力,较大力度按揉或扣击大腿后的腘绳肌提肌力。
8、站、下斜坡、退行:站斜坡脚尖向下膝关节微屈,下斜坡膝关节微屈,倒退行走。
超过1岁半不能走路的患儿即使有膝过伸,也一定要进行适量的站立训练,有些康复师怕加重异常不让站,这是不对的,想当然的认为等有效修正异常后才站立,这只是理想情况是很难实现的,而且由于下肢长久不持重,还会引起肌肉废用(失用)性萎缩而加重异常和引起继发异常,适量和正确的站立训练,不但不会加重异常,而且还有修正异常的功效,如果过了站立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再来练站立就不持重了,这样增大了训练的难度。
我们强调对姿势和运动的控制,就必须要修正异常,主、被动运动和适当的口头提醒有效结合,使患儿主动进行调整,从而使患儿学习和体验正确的姿势和运动,然后积累经验再建立较正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
本文是常崇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