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智刚 三甲
王智刚 主任医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到底效果怎样

999人已读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有哪些?效果怎样?

回答如下。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间质疾病,其特点为预后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IPF的症状和并发症,如呼吸困难、运动不耐受和抑郁,严重地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以及减少社会参与。尽管肺康复治疗(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在IPF中有益的证据有限,但是最近有报道表明肺康复治疗能够改善呼吸困难和运动耐量。此外,运动训练和教育项目也能够有效改善一些IPF患者的情绪低落和抑郁。长期氧疗(long-term oxygen therapy, LTOT)也被认为能够提高IPF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LTOT可能没有生存获益,但对于存在静息状态下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运动诱发的低氧血症或夜间低氧血症的患者,应予以LTOT以提高生活质量。无创通气和鼻导管高流量氧疗已用于IPF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尽早使用这些技术有可能增加机会来避免气管插管以及降低IPF患者呼吸功能急性恶化导致的高死亡率。

总而言之,为IPF管理策略提供信息的证据正在逐渐增加。PR可能在提高IPF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一、 简介

IPF患者需要忍受不断进展的气促、咳嗽,并且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期不超过3年。最近研究表明一些药物治疗可能在短期内阻断用力肺活量(FVC)的下降,但是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能够持续逆转IPF中的这些改变,甚至没有药物能够持续阻断IPF的进展。由于IPF缺少有效的药物治疗,因此寻找其他方法来提高生活质量就很重要,如减少呼吸困难的症状、改善运动耐量、缓解情绪低落。呼吸困难、咳嗽、抑郁严重地损害IPF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减少社会参与。呼吸照护旨在改善运动耐量、情绪及生活质量。

IPF 的非药物治疗包括肺康复治疗、长期氧疗、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临终关怀和肺移植。为此,国内外学者从IPF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PR、LTOT、 NIV 改善IPF 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寻找有效证据。

二、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运动病理生理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COPD)中,运动受限是由通气受限、气体交换异常、外周肌肉功能障碍和心脏功能障碍导致的。IPF患者的运动受限是因为肺容量减少、弥散障碍导致的气体交换异常、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V/Q)失衡、呼吸肌乏力、大部分骨骼肌退化以及心血管损害。

在IPF患者的每次呼吸运动中,肺弹性阻力增加,最大吸气量降低。潮气量的减少会增加生理性无效腔(无效腔容积/潮气量)。正常人运动时,随着潮气量的增加,生理性无效腔降低。然而,IPF患者生理性无效腔不会降低,必须通过增加呼吸频率以达到氧耗增加需要的每分通气量。因此当IPF患者活动量增加时,呼吸会变得更浅快。

IPF 患者活动量增加时低氧血症通常会加重。能够引起运动诱导的IPF低氧血症的因素包括:在低V/Q和分流的情况下,运动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募集不良、红细胞通过肺气体交换表面的时间增加、混合性静脉氧分压(PvO2)降低。由于运动时肺血流量增加,肺泡气体和毛细血管红细胞之间的正常接触时间(休息状态下大约是0.75秒)会减少到大约0.25秒。如果氧弥散功能受损,在红细胞离开肺毛细血管前,动脉氧分压(PaO2)可能达不到肺泡氧分压。因此,运动时IPF患者的肺泡动脉血氧梯度(alveolar-arterial oxygen gradient A-aDO2 )会增加。大多数IPF患者的PvO2在休息状态下可能是正常的,但是在运动时可能会因为肌肉氧供减少而降低: PvO2的降低会进一步升高A-aDO2,导致运动中的低氧血症。

三、 IPF 的症状及并发症

1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在IPF中很常见,并且是导致QOL损害和抑郁症状的主要原因。肺功能、外周肌肉乏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与呼吸困难的程度密切相关。在IPF患者中,运动诱发的低氧血症对呼吸困难的影响比其在COPD中更大: 6分钟步行试验中氧饱和度(oxygen desaturation during the 6-min walk test, 6 MWT nadir SpO2)降低能独立预测呼吸困难,据报道在 IPF患者中6 MWT nadir SpO2比在 COPD中更严重。因此,患者无法参加体力活动,需要经常休息,并且在活动后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控制呼吸困难是改善IPF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2 、运动不耐受

肺容量减少和气体交换异常可能引起IPF患者呼吸困难和腿部疲劳,从而导致运动不耐受。此外,毛细血管血容量减少和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也可能导致运动不耐受。

在COPD中,已经表明外周肌肉功能障碍也是决定运动不耐受的因素。同样,IPF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降低,并且与运动结束时的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相关。虽然最近IPF循证指南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是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经常用于治疗难治性咳嗽和快速进展的病例。据报道,激素诱导的肌病会损害这些患者的外周肌肉功能,因此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际上可能导致运动耐量进一步恶化。能提高运动耐力的肺康复治疗方案有许多,包括外周肌肉训练,尤其是腿部肌肉训练。

3 、情绪素乱和抑郁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终生疾病,会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呼吸困难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并削弱了其参与体力活动的能力,呼吸困难评分高于平均值的患者中,超过40%会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抑郁症状的患病率高于正常老年人(23%~27% vs. 9.8%)。IPF惠者应常规进行抑郁筛查,可能需要同时进行抑郁症治疗和呼吸困难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四、肺康复治疗

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共识声明将PR定义为“基于患者全面评估的综合干预以及针对患者定制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训练、教育和行为改变,以提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身心状况,并鼓励患者长期坚持健康行为”。肺康复是COPD的既定治疗干预措施,可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并减少住院率。虽然IPF中呼吸限制的机制与COPD不同,但临床结局(呼吸困难、运动不耐受、疲劳和抑郁)之间的相似性表明PR也可能使IPF患者受益。

虽然与COPD 相比,PR对IPF有益的证据有限,但最近有报道PR可能对ILD患者产生短期益处。最近修订的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日本呼吸学会-拉丁美洲胸科协会IPF循证指南建议大多数患者使用PR(弱推荐,低质量证据)。因此,PR在IPF 非药物治疗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1、 肺康复治疗对运动耐量的益处

肺康复治疗方案通常包括5~12周的门诊方案,然后进行家庭康复治疗。主要内容是运动训练,以提高力量和耐力。耐力训练可以简单地通过步行来实现,也可以使用跑步机或固定脚踏车。而对于力量训练方案,不同机构之间在锻炼技术、持续时间和强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有研究表明,经过6~12周的PR方案后,6分钟步行试验(6 MWT)评估的运动耐量或耐力时间得到改善。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非PR组相比,IPF患者PR组6 MWT距离平均增加了35.63m,高于预期的最小重要差异(MID,28 m) 。

在IPF 患者中,运动诱发的低氧血症是运动不耐受的主要原因,并且限制了PR期间力量和耐力的改善。氧疗可以通过增加慢性低氧性肺病患者的心输出量和动脉氧含量,从而显著改善运动能力。Hallstrand等报道,静息周围血氧饱和度> 88%的IPF患者在测试期间给予氧疗时,定时步行测试距离从271.2 m增加到345.6m。虽然最近的一项指南表明,LTOT对IPF有利的证据质量非常低,但在PR期间氧疗的益处似乎是无可争辩的。

运动诱发的低氧血症也可能导致外周肌肉代谢性酸中毒。肺康复治疗能够改善IPF患者的持续次最大运动耐量和无氧阈值,据报道,PR可减少运动诱发的乳酸性酸中毒,并增加外周肌肉的氧化酶活性。

IPF 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运动能力的一种预测因子)也会下降。据报道,周围肌肉训练(特别是下肢的训练)作为PR的一部分可以显著提高运动耐量(平均10%),尽管在COPD中改善更为显著(23%)。研究表明,作为PR的一部分,运动训练可降低最大运动负荷量时的心率,提示心血管对训练的适应是可以实现的,但尚不清楚运动训练是否能改善IPF的耗氧量峰值。由于在许多IPF患者中运动耐量受到呼吸困难和运动诱发的低氧血症的限制,中度或重度患者的运动强度可能达不到耗氧量峰值。

IPF的肺康复治疗似乎在疗程完成后可立即改善运动耐量、肌肉力量、运动诱导的外周肌肉乳酸性酸中毒的程度以及心血管适应性。

2 、肺康复治疗对呼吸困难的益处

呼吸困难在IPF中是常见的,并且是该疾病中最严重的致残症状之一。大多数评估PR对IPF呼吸困难影响的研究都是基于问卷调查进行的,包括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 呼吸困难分级、慢性呼吸疾病问卷(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questionnaire, CRDQ)或马勒过渡性呼吸困难指数。

一些研究报道在进行PR6~12周后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改善,但也有一项随机试验发现PR并未改善呼吸困难。Holland等报道,经过8周的PR后,经CRDQ评估,患者的呼吸困难立即得到改善,并且改善程度(2.7分)超过了预期的MID (2.5分)。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与非PR组相比, IPF患者PR组的呼吸困难评分改变为-0.68(95%置信区间[CI] ≤-1.12~-0.25) 。基于这些发现,PR似乎确实有可能减轻IPF患者的呼吸困难。

3 、肺康复治疗对生活质量的益处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PR对IP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评估,QOL在接受PR治疗的患者中有所改善。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也提供了中等强度证据,表明PR可改善IPF患者的生活质量(标准化均值差为0.59,95%CI 0.14~1.03)。

4 、肺康复治疗对焦虑和抑郁的益处

在PR后,随着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减轻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良性预后认知的提高,COPD 患者的呼吸症状得到改善。与之相比,PR对于IPF患者抑郁的益处却鲜为人知。Swigris等提出, PR可以通过阻断一些导致不良后遗症或合并症的途径使IPF患者获益。长期患病可能还会导致包括恐惧、焦虑在内的各种情绪健康问题和生活质量受损。因此,在PR后步行距离和呼吸困难的改善,也可以通过减轻气促、焦虑和恐惧使IPF患者获益。包括呼吸技巧、应对策略、步行和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内的患者教育,也是PR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策略可以增加患者的自我认可、社交价值感和积极情绪。有两项研究表明ILD患者在进行包括教育在内的PR后,其抑郁评分或心理健康评分得到改善。与之相比,Kozu等报道,在呼吸困难症状MRC 2级的IPF患者中,PR只能改善SF-36量表心理健康评分。由此看来,PR项目中的锻炼和教育部分有效地缓解了IPF患者的情绪低落和抑郁。

5 、肺康复治疗阳性反应的预测

目前没有指南建议何时对IPF患者提供PR。虽然一些研究已经检验了IPF疾病基线严重程度与PR后运动耐量改善之间的关系,但其结果不一致。疾病程度较轻的患者可能会从PR中获得更大的益处,因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和运动诱发的低氧血症可能会阻止患者充分参与体育锻炼。此外,有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比例更高,训练方案的效果可能由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肌肉功能障碍而下降。Kozu等报告,入选时呼吸困难MRC 2级或3级的患者在PR后6 MWT距离和健康状况(由SF-36量表测量)显著改善,但呼吸困难MRC 4级或5级的患者很少或没有改善。此外,Holland等报道,IPF患者 PR后6 MWT 距离的较大改善,与更高的基线用力肺活量、较少的运动诱导的血氧饱和度和较低的右心室收缩压有关。

三项研究报告表明,覆盖基线最短距离的患者在PR后, 6 MWT距离得到最大改善,这表明有最严重呼吸障碍的患者可能从PR中获益更多。然而,这些研究有一些局限性。首先,各种ILD患者均被纳入研究,只有一项研究的结果不受ILD亚型(IPF或非IPF)的影响。其次,两项是回顾性队列研究,急性发作后不久入组可能影响了更严重患者的改善程度。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使用了意向依从分析,因而研究结果可能不能充分推广到呼吸功能障碍更严重的患者。

总之,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为了最大化IPF患者的获益,早期开始PR方案是必要的,并且强化监督的PR方案可能更适合身体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

6 、肺康复治疗的长期益处

COPD 患者 PR后功能改善可持续超过6个月。相比之下,PR对于IPF患者的长期益处鲜为人知:由于呼吸衰竭在IPF中持续地进展,这些患者可能难以得到长期获益。Kozu 等报道,虽然在PR后立即观察到IPF患者的呼吸困难、肌力、运动能力和ADL评分显著改善,但6个月后仅ADL 评分的改善明显。然而,最近的一份报告表明,尽管有28%的患者失访,但IPF 或非IPF ILD患者在PR6个月后仍然可以观察到6 MWT距离、身体活动、生活质量和抑郁的长期改善。因此,需要进行对照研究以全面评估此问题。

为了保持IPF的长期改善,医疗机构应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PR。例如,PR项目的持续时间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对PR项目应该持续多长时间没有达成共识。Salhi等报告,完成了为期24周的PR计划的29例限制性肺病患者(包括11例ILD患者),在12周和24周后6 MWT 距离和呼吸困难有显著改善(PR开始前6 MWT距离为321土155 m,12周时400士184 m, 24 周时 428土211 m)。由于更长的项目时间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获益且获益维持时间更长,因此PR的最佳持续时间是患者能承受的最长时间。此外,更好的依从性和社会支持以及对潜在疾病和合并症的控制也可能是维持获益的重要因素。

7、肺纤维化康复锻炼。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最终结局是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形成,肺容积逐渐缩小,肺功能进行性减退,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前除了肺移植,终末期肺纤维化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急需寻找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的有效防止方法。

肺康复是间质性肺疾病(ILD)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国际指南充分肯定IPF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有学者将ILD康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发现,肺康复锻炼能显著提高ILD患者生活质量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D),但目前尚无被学术界和患者普遍接受的适用于IPF患者的规范化呼吸康复锻炼方法。

Nishiyama等报道30例IPF患者进行10周的肺康复训练(四肢肌肉锻炼),训练后除了6MWD的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有一定的提升外,其他指标如肺功能、血气分析、呼吸困难程度均没有显著的变化。Vainshelboim 等2项IPF肺康复锻炼(体能锻炼)的临床研究、随访12周,肺康复锻炼后的IPF患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耐力均有改善,而对照组则呈恶化趋势。随后几项研究也进一步证明,肺康复锻炼(体能和肌肉锻炼)能改善IPF患者的肺活量,明显改善乏力评分,改善焦虑、绝望等情绪。Arizono等观察24例IPF患者经过3个月的肺康复锻炼SGRQ-Ⅰ评分及体力活动水平测试(IPAQ)均有明显改善。Robert 等研究表明,肺康复有效地维持IPF患者3个月的运动氧摄取,延长中重度IPF患者的恒定负荷运动时间,上述这些报道主要通过全身体能锻炼达到肺功能改善的目的,但均需要到专门的康复场所、专门设备和专业人员配备齐全的专业机构进行、实际操作过程复杂,且需要患者有较好的基础体能、运动耐力、主动参与和长期坚持的意愿等,实际应用受限。

8、上海李惠萍等针对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弹性降低,肺容积逐渐缩小,因缺氧不能耐受长时间大运动量体能锻炼等特点,设计了一套简易《肺纤维化呼吸康复操》(沪作登字-2015-V-00432628)。首先通过正常人应用证实其安全性和改善肺通气作用,随后开展随机对照开放性临床研究(Chic-TR-OOC-15005818),观察其对IPF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为IPF患者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康复锻炼新方法。

《肺纤维化康复呼吸操》共有3个动作,具体锻炼步骤如下:

第1个动作:全肺深呼吸。要领:直立、两脚与肩同宽、双臂紧贴两侧大腿外侧;双臂外展,缓慢向上,同时深吸气,在头顶上方合掌;缓慢回放至体侧,同时深呼气(1分钟内重复上述动作4-6次)。

第2个动作:单侧下肺深呼吸。要领;直立、两脚与肩同宽、双臂紧贴两侧大腿外侧;右侧上臂外展,缓慢向上,同时深吸气,身体向左侧侧弯直至30°-60°角,同时深呼气,缓慢回到原位;左侧上臂外展,缓慢向上,同时深吸气,身体向右侧侧弯直至30°-60°角,同时深呼气,缓慢回到原位(1分钟内重复上述动作4-6次)。

第3个动作:上肺深呼吸。要领:直立、两脚与肩同宽、双臂紧贴两侧大腿外侧;两手交叉置于颈后部,向前用力使头颈部向前弯曲,同时深呼气;然后两臂用力向后外展(两手始终处于交叉状),头颈部向后抬起,同时深吸气(1分钟内重复上述动作4-6次)。

要求及注意事项:锻炼时动作要尽量到位,但不要勉强,循序渐进,不累为度。如气喘明显,可同时吸氧;如果咳嗽增多,可适当予以镇咳药物。

李惠萍等首先通过健康志愿者验证了其安全性和扩张肺容积的作用。随后将《肺纤维化康复呼吸操》应用到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临床研究结果已展示出《肺纤维化康复呼吸操》的诸多优点:①设计科学、简单有效。本呼吸操只有3个简单的肢体动作,配合深呼吸,经过培训患者都能掌握;通过长期缓慢、柔和、不断地张缩运动,使肺部保持一定的弹性,可延缓肺功能的下降,提高生活质量。②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肺纤维化患者通常活动能力受限,严重者有低氧血症,不适宜过多地进行全身运动,而本呼吸操重点锻炼的是与呼吸肌相关的运动,全身其他部位的肌肉运动涉及较少,不至于造成过多的氧耗;每次锻炼仅4-6分钟,患者可耐受,如果有缺氧的患者在吸氧条件下进行也是安全的;如果有咳嗽,可以配合镇咳药物进行锻炼。③零成本:本呼吸操无场地和设备要求,患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锻炼。如果能长期坚持锻炼,ILD患者将会有更多的获益。这是一种我们中国人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无成本的ILD康复锻炼新方法,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医患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肺纤维化康复呼吸操》的视频资料(微信公众号:上海肺纤维化患者俱乐部)自学自练,从中获益。

五、 长期氧疗

几乎没有证据表明LTOT 对IPF患者生存有益。一项针对IPF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肺一氧化碳弥散能力、肺容积和疾病进展程度后,LTOT没有使生存获益。然而,由于其在COPD患者的生存获益中得到了证实,最近的IPF指南基于COPD 患者的间接证据,建议“静息低氧血症的IPF患者应该接受LTOT治疗(强烈推荐,证据质量很低)” 。

运动诱导的低氧血症是限制IPF运动耐量的主要因素,并且即使在静息时没有低氧血症的患者中,吸氧也可以显著改善运动能力。此外,据报道,夜间低氧血症在IPF患者中很常见并且会损害日间的QOL。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没有夜间氧疗的患者日间平均毛细血管氧分压为69.8mmHg。对于没有日间低氧血症的患者,夜间氧疗可能是解决夜间低氧血症的最佳方法。

IPF 患者的肺动脉高压(PH)患病率为32%~84%。导致PH的因素包括:血管阻塞、肺实质纤维化引起的破坏、肺部缺氧性血管收缩以及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过度表达引起的血管重塑。目前观点认为低氧性血管收缩是导致IPF 中PH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纠正低氧血症是唯一推荐的策略;然而,没有证据表明LTOT能使有PH的IPF患者得到生存获益。应该注意的是,即使静息时肺血流动力学状态正常,IPF患者在运动期间也可能出现显著的PH。据报道,氧疗不会影响IPF 患者运动诱发的PH,这提示缺氧性血管收缩可能不是运动时肺动脉压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运动期间肺泡毛细血管的募集不良也可能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以及PH。

总之,静息低氧血症或PH的IPF患者应该用LTOT治疗以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即使它可能没有生存获益。此外,临床医生应评估运动诱发的低氧血症和夜间低氧血症的程度,以评估间歇性或夜间氧疗的必要性。

六、 无创通气和经鼻高流量氧疗

因急性呼吸衰竭而入住重症监护室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IPF患者预后极差;据报道,在这种情况下死亡率超过80%。IPF指南建议“大多数因IPF引起呼吸衰竭的患者不应接受机械通气,但对于少数患者机械通气可能是合理的干预措施(弱推荐,证据质量低)” 。

尽管如此,最近的观点认为NIV(包括无创正压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于特定的伴有急性呼吸衰竭的IPF患者来说,是避免气管插管和降低死亡率的潜在有效手段。然而Vianello等报道, NI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IPF患者死亡率为85%,与有创通气患者的死亡率一致。Yokoyama等报道,在一组11例接受NIV治疗的IPF急性加重患者中,6例NIV失败的患者在3个月内死于进行性呼吸衰竭,90天死亡率低于另一个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研究(54.5% vs. 81.8%) 。虽然这两项回顾性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但与有创通气治疗相比,早期NIV可能更适用于IPF急性呼吸衰竭治疗,因为NIV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特别是这些患者通常也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

经鼻高流量氧疗(nasal high-flow oxygen therapy, NHF)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用于治疗Ⅰ型急性呼吸衰竭。据报道,NHF 比 NIV更舒适,尽管其改善氧合的作用可能不如NIV。NHF 可以提供流速高达 70 L/min的湿化气体,并控制吸入氧气的比例达到1.0。此外,由于IPF患者的生理无效腔(无效腔体积/潮气量)大,而NHF 可以减小上呼吸道无效腔,因此该技术可能特别适合IPF患者。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称,NHF可以增加IPF患者的气道压力幅度,降低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和动脉CO2分压。这一新证据基础可能意味着NHF成为治疗IPF早期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

有研究表明,在COPD 患者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和比例辅助通气等NIV技术可改善运动表现。然而,目前尚不清楚NIV是否能改善IPF 患者的运动表现。在一项小样本量研究中,比例辅助通气改善了10例IPF患者的运动耐量、呼吸困难和心脏功能。由于IPF 患者的运动过程中生理无效腔不会减小,运动时的呼吸方式变得更加浅快。目前观点认为NIV通过增加潮气量和减小生理无效腔来改善运动耐量。因此,NIV可能是辅助患者PR的一种方法。

最后总结一下,虽然没有生存获益, IPF的非药物治疗是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作为临床医师应该了解IPF的病理生理学,以便对每种治疗选择的适应证做出权衡判断。由于IPF非药物疗法益处的证据基础有限,迫切需要大规模、前瞻性、更好的随机研究。把这些研究内容给间质性肺病患者一起看,也是让患者大致了解一下这个难治的疾病。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共同管理和控制这个难治性的疾病。


王智刚
王智刚 主任医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