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刘坤 人已读
耳鼻咽喉诸器官多为深在和细小的腔洞,解剖结构复杂,上承颅脑,下通气管、食管,鼻两旁毗邻眼眶,咽喉两旁有重要的神经干与大血管通过,涉及我们人体听觉、平衡觉、嗅觉、发声与语言、呼吸和吞咽等重要生理功能。
这些部位的病变因解剖位置隐蔽,尤其是恶性肿瘤,大多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被发现,早期诊断较难,容易延误。
(一)鼻咽癌:占头颈肿瘤发病率首位,早期可出现不明原因的回吸涕带血、单侧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及颈上深部淋巴结肿大。瘤体侵入颅内可出现头痛、面部麻木、眼球外展受限、上睑下垂等脑神经受累症状。若肿瘤直接侵犯或由转移淋巴结压迫,可引起软腭瘫痪、呛咳、声嘶、伸舌偏斜等。应尽早行鼻咽镜检查,重点观察鼻咽顶前壁及咽隐窝,以免漏诊。
(二)扁桃体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为咽部不适、异物感,一侧咽痛,吞咽时较明显。晚期咽痛加剧,引起同侧反射性耳痛,吞咽困难,讲话含糊不清,呼吸困难等。检查见单侧扁桃体明显肿大,表面溃烂不光滑或结节状隆起,质地硬容易出血。同侧下颌角下方或颈上段淋巴结肿大,质硬不活动。
对40岁以上患者,长期咽部不适、疼痛且症状进行性加重时应重视。
(三)喉癌:
声门上喉癌大多原发于会厌喉面根部,早期仅有轻微的痒感、异物感、吞咽不适。因分化差、发展快,常在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时才引起警觉。肿瘤向深层浸润或出现较深溃疡时才出现咽喉痛。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为晚期症状。
声门癌:早期症状为声音改变,发音易倦或声嘶,常误以为“感冒”“喉炎”。凡40岁以上,声音嘶哑超过2周,经声带休息及治疗后不改善者,必须仔细作喉镜检查。肿瘤增大,声嘶逐渐加重,甚至失声,声带运动受限或固定可出现呼吸困难。肿瘤表面糜烂可出现痰中带血。晚期,可出现放射性耳痛、呼吸困难、咽下困难、频繁咳嗽、咳痰困难及口臭等症状。最后,可因大出血、吸入性肺炎、恶病质而死亡。
声门下喉癌和跨声门癌少见,早期症状不明显。声门下癌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声嘶、咯血和呼吸困难等。跨声门癌向声门旁间隙扩展浸润和破坏甲状软骨时可引起咽喉痛。
(四)梨状窝癌:早期症状为喉咽部异物感,吞咽梗阻感,肿瘤增大,表面溃烂时,可引起吞咽疼痛,并出现同侧反射性耳痛,常伴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流涎及痰中带血。肿瘤累及喉腔,则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需行喉镜检查仔细观察喉咽各解剖区域。
上述肿瘤如果能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早给予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远离癌症困扰。
本文是刘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