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科
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泌尿外科
伍科医生聊泌尿:腺性膀胱炎
219人已读

腺性膀胱炎慢性膀胱刺激因素引起膀胱黏膜腺上皮化生所引起良性病变。腺性膀胱炎最常累及膀胱颈和三角区,也可累及全膀胱黏膜,若累及输尿管末端开口处则可导致肾积水。
症状和体征
- 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镜下血尿、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
- 部分患者会有耻骨上区或会阴区疼痛,甚至性交痛,症状可反复发作
- 严重者可出现并发症,如急性尿潴留、膀胱挛缩或双侧上尿路积水
诊断
- 临床评估:诊断可由症状提示,但要先通过检查排除其他引起相似症状的常见疾病
- 膀胱镜检查,必要时活检:有时能显示良性膀胱溃疡;活检可以排除膀胱肿瘤
治疗
- 改变生活方式
多达90%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治愈可能小。鼓励认识和避免潜在诱因,如烟草、酒精、高钾食物和辛辣食物。
- 治疗的选择
1.高危型腺性膀胱炎:治疗方式可等同膀胱乳头状瘤,建议给予经尿道膀胱病损电切术,同时力求解除慢性刺激因素,术后不推荐化疗药物灌注。可对患者进行不定期随访。
2.低危型腺性膀胱炎:治疗重点在于积极寻找和消除病因,不推荐盲目进行电灼术,因为有可能加重症状。如存在膀胱憩室、膀胱颈肥厚、膀胱结石、尿路狭窄、前列腺增生、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盆腔脂肪增多症等可能引起下尿路梗阻和感染的因素,可给予相应的手术以解除致病因素,合并感染者适量使用敏感抗生素、中成(草)药及对症治疗。
祝您健康!
本文是伍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